湖北打好开局之年春耕生产“第一仗”
来源:湖北日报  |  2021-03-10 09:35:41

  原标题:抓稳抓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开局之年,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0310090458

2月19日,在谷城县茨河镇白龙庙村,村民驾驶旋耕机耕地,田间地头,人勤春早。(视界网 谢勇 滕菲 摄)

  不负春光好,最美阡陌间。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广袤的荆楚大地上,农民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抢农时、忙生产。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3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湖北省将狠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去年水平以上,生猪恢复到2017年末的95%,建设高标准农田410万亩,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细抓春管 夺夏粮丰收

  惊蛰已过,农时不等人。3月9日,枣阳市太平镇南高庄村,一场春雨后的1000亩优质麦田绿意盎然,拔节生长。麦田上空,数十架“飞防”无人机缓缓飞行,盘旋穿梭,洒落薄雾。

  小麦要高产,重点在田管。“咱们这是示范区,选用的优质高产品种鄂麦006!”南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高章艳介绍,示范区依托当地的继旭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机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推广应用小麦条播机械化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执行标准化生产,“才有这麦苗齐刷刷的喜人长势。”

  通过示范带动,去年秋播,枣阳落实小麦面积149万亩,目前一、二类苗占比92.6%,丰产基础较好。

  据农情调查,全省夏粮夏油面积增加,生产总体平稳。小麦苗情持续向好,接近常年水平。

  当前,全省已启动“夏粮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肖伏清表示,各地要突出重点区域、紧盯关键农时,落实清沟排渍、追肥壮苗等措施,夯实丰产基础。春季是小麦、油菜病虫危害高发期,要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实现“虫口夺粮”。

  春播面积 稳中有增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关键是稳面积。今年初,省政府就下达了今年粮食播种面积总目标,要求各地严格分解任务,不打折扣确保粮食种植面积。

  浠水今年早稻计划播种面积15万亩,超省下达任务1.9万亩。全年粮食计划生产面积90万亩,产量目标9亿斤。“目标任务已全部分解到各乡镇,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市场主体。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200万元,用于支持市场主体集中供应水稻良种、机耕服务。”浠水县委副书记陈正红说。

  作为“全国水稻第一县”,监利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双季稻。该县列支500万元用于支持50个高标准双季稻示范样板建设,每个连片基地“以奖代补”10万元,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0万亩。

  目前,全省春播农作物意向保持稳定,预计春播面积稳中有增。

  湖北备耕工作起步早,提早安排春耕生产资料的调剂和供应,生产资料供需有序。截至3月8日,湖北省分别备有杂交早稻、玉米、棉花种子124.5万公斤、2900万公斤、162万公斤,均超过春播需求量;各类肥料省级备货115.1万吨,县、村两级分别到位89.9万吨、62.1万吨,超出全省常年需肥总量;主要农药品种供需平稳。

  稳“菜篮子”保有效供给

  “各地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属地责任制,毫不放松抓好‘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现场会上再次明确要求。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湖北省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向好。截至2月底,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达到2495.13万头、246.2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3.87%、33.12%。

  对照“年末生猪存栏恢复到2017年末95%”的目标任务,生猪补栏和疫病防控“两手抓”。春季正值生猪添槽补栏旺季,各地加强春季动物防疫和排查监测工作,加强生猪屠宰和调运环节监管,严防动物疫情传入风险。

  长江十年禁捕,渔民全部上岸,餐桌如何保证?

  “加快渔业提质增效,抓好春投春放,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智慧渔业等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深入推进长江野生鱼类繁育驯化和示范推广,不断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肖伏清说。

  经济作物是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全省将持续抓好蔬菜及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生产,全年面积稳定在3500万亩左右。建设高效菜园、精品果园、生态茶园、道地药园80万亩以上,不断提高供给质量。

  建设高标准农田410万亩

  3月初,荆门东宝区仙居乡太平村,1300亩高标准农田只要拧开输水管上的水龙头,清水便“秒到”,汩汩流进垄间。

  “这里曾是‘望天收’的农田,自从将高效节水设施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管灌、喷灌、滴灌后,灌溉保证率由50%提高到90%,节水50%以上,每年节约水费、人工等用水成本近30万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大幅提升。”荆门市委副书记李涛介绍,沙洋曾集镇、东宝区子陵镇等项目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油菜花海等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推动“田园变公园”“农田变景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今年,全国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

  省委、省政府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内容。截至3月初,全省2020年度340万亩建设任务的299个项目全部开工,整体进度过半。2021年,全省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41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9万亩,涉及84个县市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安排在永久基本农田和“两区”,重点是水稻、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县为单位,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投入标准不低于2000元。单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模,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3000亩,丘陵山区不低于1000亩。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坚持良田粮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机制、抓规划、抢进度、抓投入,狠抓建设质量,做到“建一块、成一块”,力争打造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样板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汪海洋 孔剑 李晓军)

编辑:胡礼国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