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推进“五个百分之百”不松劲
原标题:摸清底数 救治患者 守护健康武汉推进“五个百分之百”不松劲
社区工作人员在超市帮居民购买生活物资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松劲。推进落实“五个百分之百”,摸清底数、救治患者、守护生命健康,仍是打好武汉保卫战的关键所在。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武汉疫情防控,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全市上下战正酣。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您家楼上有没有动静?隔壁有没有人出入?”
这段时间,江汉区常青街八达里社区的居民摸排,堪称武汉3000社区的一个缩影。
八达里社区共有12000多人,此前疫情较严重。25日,社区副主任熊菲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们的排查是这样进行的:先通过物业公司,查出缴纳过物业费的业主联系方式,结合出门登记情况,一个一个打电话。熊菲为此每天忙得像陀螺,每天要打数百个电话。
如果电话联系不上,就上门排查,一户一户敲门。“您家楼上有没有动静?屋里有没有响声?隔壁有没有人出入?”每敲开一家门,给居民测完体温,熊菲都会顺嘴多问几句,掌握隔壁四邻的情况。不管人在不在,每户都得标记。
刚开始,有些住户不太理解和配合,拒接电话、在家也不开门,什么情况都有。熊菲会利用上门送菜、宣传防护知识的机会,耐心解释。熊菲说:“我们必须做得认真,做得到位,居民才会真正理解。”
八达里社区书记肖汉梅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一些患者有顾虑、怕丢人,自己联系住院、进方舱,通过医院再反馈信息,社区也会紧抓不放,逐一登记,直到掌握其住在几栋几号,家里还有哪些人。“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摸到最可靠的数据和情况,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
八达里所在的江汉区,除之前送医院、送观察点的居民之外,大排查期间又查出“四类人员”506人。
全市集中排查完成后,上门、电话、微邻里自报、网络视频、小喇叭广播、机器人排查……日常排查每天仍在进行。
社区摸底的骨干力量,主要靠社区干部群众,加上下沉的党员干部职工、基层民警、志愿者,汇成强大的合力。
“不摸清底数,阻击战就无从谈起。”26日,徐东路社区干部彭汉华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排查和封控容不得半点疏忽,坚决执行,病毒才没有可乘之机。
与时间赛跑救治患者:“如果收错了,我就认个错”
“如果不是苏杰医生留了个心,我可能就丢了性命,或者就成了一个移动的传染源!”青山的胡婆婆经过20天治疗转阴后,内心感激之余,更多的是“感觉好险”。
原来这个月初,她送发烧咳嗽的老伴去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安顿好后,转身就打算回家。医生苏杰发现了她的举动,留她住下来观察一晚。“如果收错了,我就认个错。我宁愿认这个错。”事后证明,这位医生的直觉是对的,胡婆婆核酸检测两次都呈阳性,随即被转诊到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接受救治。
25日,苏杰告诉记者,年长女性热敏感度低,虽然一时不会发烧咳嗽,但只要有密切接触史,我们就得多加注意。
应收尽收,数字的背后是生命。与时间赛跑,让患者得到救治,不让轻症拖成重症,帮助危重患者摆脱危险。
武汉国资公司派出一支10人小分队,到协和医院24小时导医。一天晚上9时多,一位听力不好、腿脚不便的老人走进大堂,值班队员卢伟忙拿了她的病历资料,冲进发热门诊代问情况。最终,老人顺利住院。
江岸区一居民带着肺部感染的妻子到台北街和美社区求助,社区书记夏志刚在了解到120救护车因繁忙无法及时到达后,穿上社区工作用的防护服,骑上电动车,载着病人就奔向最近的医院。
落实“五个百分之百”,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正是一个个普通人冲锋在前,托起生命之舟,一些积极变化在发生:
市急救中心120急救专线,从最高峰每天超过1.5万人次呼叫,骤减到现在每天3000人次左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明显回落;网络平台求助信息快速减少;“人等床”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为健康筑起防线:“刚开始哪里憋得住,但这份安全健康得来不易”,现在不出门也快乐
市民吴先生一家三口,已经在家里隔离了33天。这些日子里,总体而言,他一家子有饭吃、有菜买,最基本的药品也能获得。
他家位于江岸同福社区,这个巨型社区有9个网格,60多道门。街道与社区干部研究情况后,本着一个院落一道门的原则,把出入口减少到26个,每道门派人值守。
社区严格封控,为市民健康筑起防线。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保证宅家居民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而努力付出。
江岸后湖街惠民居小区外,一支青年突击队日常负责给“小菜市”维持秩序,让人们交易的同时保持安全距离;各区大量民警写下请战书,尤其硚口区有6位民警28天没回过家;粮道街一位司法所长身兼接线员、统计员、代购员多个身份,每天把自己所下沉社区孤寡老人的电话打一遍;洪山“城管哥”陈金龙人送外号“变形金刚”,开救护车、清掏厕所、搬运物资,有什么事叫他他准答应。
还有遍布城市各处的志愿者和城市骑手。登上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90后女孩华雨辰,一个月来接送过医护人员,给人测过体温,当过救援物资搬运工,现在是青山方舱医院的播音员。外卖小哥吴辉,发布会后又立马帮邻居买药去了,他期待“大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自己有更多的订单”。
宅在家里的市民群众,也拿出行动,配合武汉“五个百分之百”强力推进。
64岁的退休教师杨汉群,写了一首百子歌传到网上,一边打快板,一边用汉腔夸赞社区工作者。杨老师说,自己以前一周有六天在外头跑,如今天天待在方寸间,“刚开始哪里憋得住,但是我们这份安全健康的得来,真的不容易”。她现在居家搞创作、打乒乓球,不出门也很快乐。
住在南湖雅园9号楼的包女士一家,为避免网格员敲门辛苦,6岁大的儿子每天手绘一幅蜡笔画,画上空白处写明一家5口人当日体温,贴在门外。与画订在一起的,还有一袋小零食。
百瑞景社区400多位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其他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
这场战疫,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战士。(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邓志鹏 刘晨玮 刘功虎 马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