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3小时实现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通电
国网武汉江夏区供电公司团队奋力施工 供图 江夏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胡礼国 通讯员 姚华力 祝刚):2月4日17时40分许,在雷神山医院工地忙碌了一整天的国网武汉江夏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钟毓正在公司食堂吃晚饭,此刻手机突然响起,接过对方的电话后,张钟毓没有来得及犹豫,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叫上随行的工作人员余克强和李俊一起,向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奔去。
原来,张钟毓刚接到的是江夏区政府防疫指挥部门的紧急电话,由于武汉市决定在江夏区临时建立一座“方舱医院”作为隔离点,集中收治和隔离“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据了解,由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二楼和三楼改造而成的“方舱医院”共设置床位1000张左右,专门用来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热患者,为保护医护人员,避免交叉感染,户外中心一楼分割成了8间医护人员办公室及病人治疗区,医院部分区域需新增21台空调等电器,整个医院建设时间只有20个小时,2月5日10时就要正式投用,医护人员区域动力电源2月4日晚必须接通。
“马上准备召集人员,调集材料,准备前往江夏‘方舱医院’送电。”张钟毓步履匆匆,通过电话通知相关人员。
经过现场勘查,医护人员区域需要重新敷设电缆,而现场缺乏三相四线电源点,从电缆井中接出来的分接箱需要分别布线,按照“3+5”的电缆出线敷设方式,从室外漆黑的电缆沟内重新引线,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时间在大家的焦虑中一秒一秒地过去,现场20人的施工队伍分成4个小组,随时准备“战斗”。
“第一小组负责电缆井的引线电源,第二小组负责分接箱安装……”19时30分,经过一番慎密的考虑,张钟毓迅速拿出了一套临时施工方案,将工作任务下派到4个小组负责人,并细化工作任务和要求。
馆内灯火通明,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扛电缆,有的钻孔,还有的帮忙传递工具和材料,与时间赛跑。
通电保障团队在对设备进行调试 供图 江夏区委宣传部
21时17分,电缆井与连接箱之间的电缆接通,张钟毓与工作人员一起,对电缆相序进行核实,并贴上标识。
22时10分,分接箱、开关及空调之间的连线贯通,工程全部完工,4个小组分别又对各自的工段进行全面复核。
22时30分,张钟毓收到4个小组负责人的完工汇报,请求送电,放心不下的张钟毓又带领医院方维护人员对配电房的设备及负荷状况做送电前最后检查。在对每一段分接箱进行试送后,经过3个小时的时间赛跑,“方舱医院”正式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