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新冠肺炎防控情况作出回应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高钰姗):1月23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情况,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武汉市民关心的问题作出答复。
关于“到发热门诊就诊的人特别多,留观床位十分紧张,要怎样调配医疗资源、加强救治力量来解决发热门诊留观治疗问题?”这一问题,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应,目前武汉市发热患者增多趋势明显,确实存在发热门诊就诊排长队、留观床位紧张的现象。为此,武汉市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研究决定,征用相关医院作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已确定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西院、武汉市七医院、武汉市九医院、武汉市武昌医院、武汉市五医院等七家医院整体征用,其门诊部全部作为发热门诊集中接诊全市发热患者,并安排3000余张病床收治疑似和确诊病例。同时,武汉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仍须设置发热门诊,开展预检分诊和一般发热患者的诊疗,积极引导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到全市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
关于“目前,武汉市采取了‘7对7’包保制度,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是怎么运作的?”这一问题,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应,为了加强7家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在全市选取综合实力强的部、省、市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三医院)对口支援7家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由支援医院分管院长临时担任对口定点诊疗医院院长,负责定点诊疗医院人、财、物管理,统筹调配双方医院资源,全力做好患者救治,现有人员隶属关系、行政级别不变。定点诊疗医院医护人员全部转入发热患者诊疗救治工作,力量不足时由支援医院调配充实。
关于“有不少医院反映标本送检后几天没有结果,影响到快速诊断,请问是什么原因?下一步如何提高检测速度?”这一问题,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应,由于国家已将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管理,对该类病原的样本检测按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二类)进行管理,相关样本的检测、运输等必须符合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病原相关实验活动应当在具备相应防护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
前期对疑似病例的样本检测流程是:首诊医院通过规范的预检分诊、结合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胸部影像检查,经专家组会诊后确认疑似病例并采样,由辖区疾控中心将样本转运到武汉市疾控中心,武汉市疾控中心转运到湖北省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每天可检测样本200多份。为适应当前防控形势需要,提高检测速度,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同意,从1月22日开始,武汉市已指定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定点诊疗医院的对口帮扶医院以及市疾控中心等具备相应防护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相关样本的病原核酸检测工作(第一批共10家机构),预计全部运行起来每天可检测样本近2000份。为此,武汉市计划紧急调运3万人份试剂盒发放到指定检测机构,目前已下发6000人份。
关于“管理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是控制该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请问武汉市是如何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密切接触者中有多少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一问题,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应,武汉市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交办、跟踪、处置等进行了严格规范的组织实施。一是全纳入,全覆盖。凡是与观察、疑似或确诊病例同工作、同学习、同生活以及其他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凡是对病例实施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等,均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排查,尽最大可能不遗漏1人。二是属地化,网格化。主要以现居住地为依据,及时、准确地将密切接触者交由居住辖区进行管理。各区将人员名单分配到网格管理小组,确保接受规范化的医学观察。三是五个一,三包一。对每名密切接触者均提供一本防控知识手册、一副口罩、一支体温计、一张体温检测表、一支记录笔。由社区群干、社区医生、社区网格员组成医学观察小组,每日入户(每日至少1次),每天监测,及时报送信息。观察期(14天)满,经评估通过后予以解除医学观察。四是及时报,及时治。当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37.3℃及以上)、咳嗽等异常状况时,立即上报、逐级上报,迅即调配救护车将其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