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3位代表详解摆脱贫困“惠从何来”

2020-01-14 11:34:02|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00114104553

恩施代表团刘芳震代表(左一)、黄石代表团明进华代表(右二)、襄阳代表团黄克立代表(右一)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访谈,共同聚焦脱贫攻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00114104556

扫码看访谈实录

  嘉宾名片:

  湖北省人大代表、恩施州州长刘芳震

  湖北省人大代表、阳新县县长明进华

  湖北省人大代表、谷城县县长黄克立

  从武陵山深处来到省两会驻地,刘芳震代表带来“无臂青年”的故事。他说,脱贫不仅要从经济上站起来,更要从精神上站起来。

  1月11日晚,刘芳震、明进华、黄克立3位代表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演播室,讲述带着泥土和山风的脱贫故事,详解摆脱贫困“惠从何来”。

  “陈兹方铺子”央视卖土豆

  “从失败到成功,陈兹方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恩党的政策。”刘芳震代表多次到巴东调研,见证了陈兹方这些年的成长变化。

  今年30岁的陈兹方是巴东县水布垭镇许家湾村人,出生就没有双臂,父亲早年过世,母亲带着他和哥哥一起生活。虽然身体残疾,但他毫不气馁,用双脚切菜做饭、割草劈柴。为摆脱贫困,他卖过野生药材、卖过猪,但都因不懂市场行情、没有管理经验,失败了。

  直到2016年,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决定通过电商扶贫方式帮助他。经过培训,陈兹方开设了“陈兹方铺子”,利用网络销售土特产品。仅2017年,网店就实现120万元销售额,纯利润6万元。他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吸引更多乡亲加入。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农特产品质量有了保证,销路也有了突破。目前,粉丝和用户达29万人,产品供不应求。

  “就在前两天,他还把恩施的土豆等富硒农副产品通过央视新闻卖到了全国各地,仅脐橙就有4000多笔单子。”说到这里,刘芳震眼里满是骄傲,“扶贫更要扶志,虽然先天无情,但脚下有路!”

  【链接】恩施州共有8个县市,宣恩、来凤、鹤峰3个县2019年已完成贫困县退出,剩下的5个县市正在接受第三方评估,2020年要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目标,恩施州将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蜂蜜爹爹”不再“等靠要”

  70岁开始创业晚不晚?明进华代表认为,只要愿意奋起,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村镇走访中,明进华耳闻目睹了很多感人的脱贫故事,最打动他的还是70岁的“蜂蜜爹爹”明安林。

  家住阳新县三溪镇的明安林,年轻时没有珍惜生活,娶妻后很快离婚。单身多年,住在漏雨潮湿的老屋里,患上了风湿性骨病,不能干重活,靠吃救济过日子。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在扶贫干部的宣传引导下,明安林摒弃“等靠要”思想,决定养蜂脱贫致富。村“两委”帮助他筹集1.5万元启动资金,购买设施,驻村干部和专家团队手把手教他养蜂技术。掌握技术后,明安林靠自己的能力赚到了钱,带动5户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共同脱贫致富。

  2019年,明安林养蜂年纯收入1.6万元,兼任护林员还有固定工资,年收入3万多元。住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三层楼的敞亮房屋里,他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甜蜜生活。

  “‘蜂蜜爹爹’的成功,既得力于省市县三级扶贫干部的合力攻坚,也得力于脱贫产业的强力支撑。”明进华说,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是根本。

  【链接】 2019年,阳新县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7.8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其中产业项目资金1亿余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391个。2019年4月,省政府批复阳新县脱贫摘帽,7月上旬,阳新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检。

  韩甫忠由纠结变喜悦

  “老家现在大雪封山,根本出不了门,在这里出门就能上班、有钱赚,楼房住得踏实。”1月8日,谷城大雪纷飞,黄克立第8次到谷城经济开发区莫河社区,与搬迁群众交谈,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话。

  2019年2月,谷城县赵湾乡的13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陆续告别大山,在100多公里外的莫河社区安家,每户分得0.2亩菜地,实行社区化管理。将安置点从山区搬到县城,这种跨区域扶贫搬迁在襄阳市前所未有。

  故土难离。42岁的韩甫忠和妻子桂尚花一直拖着不肯搬,“到了城里不知道怎么生存。”扶贫干部拍着胸脯保证帮忙找到工作,两人勉强同意。

  搬到安置点后,县里为易迁户举办专场招聘会,夫妻俩很快找到工作。韩甫忠在建筑工地干活,月收入6000多元,桂尚花在一家火锅店上班,月工资2600元。

  黄克立介绍,通过培训,已安置贫困劳动力86人到三环锻造、银纺集团等企业工作。没有劳动技能的,提供了14个公益岗位。现在,安置点内自主创业的市场主体21家,不仅带动34人就近就业,还带动赵湾乡山区农产品销售。

  【链接】 2018年底,谷城县3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100户49402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25%。2019年4月,省政府批准谷城摘掉贫困县帽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