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疫后重振工业挑大梁
来源:湖北日报  |  2020-10-12 10:48:26

荆州疫后重振工业挑大梁_fororder_01

位于松滋市的先行汽车扩能项目展示厅。

荆州疫后重振工业挑大梁_fororder_02

9月27日,监利市南桂铝业集团大中型挤压生产线上,工人正加紧生产。(本版图片均为视界网 黄志刚 摄)

  阅读提要

  疫后重振,荆州如何发力?荆州市委提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号召全市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工业兴市。前8月,荆州交出一份“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工业成绩单。

  比工业,成为项目拉练重头戏

  9月28日,在松滋先行汽车扩能项目展厅内,各式各样的运输车、特种车、多功能车和工程车整齐排列,让人眼前一亮。

  该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建成后,将年产军备保障车、多功能高空作业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等专用汽车9000台,实现产值35亿元。

  9月27日至28日,2020年荆州市第三次项目拉练“转战”8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现场观摩31个重大项目。看新项目不看旧项目,看大项目不看小项目。一路下来,全方位检验全市固定资产招商、工业和投资“成绩单”,“逼”出浓厚的“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比拼氛围和火热的发展势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梳理发现,在6月底举行的荆州市第二季度项目拉练中,参与拉练项目31个,工业项目20个,占比64.5%;此次项目拉练,同样是31个项目,工业项目占比增至80%,工业大比拼的热度可见一斑。

  开展工业发展大比拼,稳住了工业基本盘。前8月,荆州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成绩单——

  全市工业回暖态势比较明显,工业增加值连续4个月实现增长。8月,荆州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其中造纸增长54.1%,医药增长17.9%,汽车零部件增长17.6%,酒增长12.9%。

  前8月,荆州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全市规上工业用电量增幅5月由负转正,8月同比增长9.61%。

  好中有忧压力倍增

  审视 “成绩单”,在“进”与“向好”的同时,荆州工业经济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不容小视。稳增长、保目标压力增大,容不得丝毫懈怠。

  受全球疫情影响,部分重点企业订单不足,减产严重。8月,对全市规上企业调查摸底显示,订单减少企业占比近10%,在8月同期产值过千万的企业中,减产幅度达90%的企业有6家。

  同时,疫情也导致企业出口受阻。元至8月,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3.3亿元,同比下降8.1%。 能特、恒隆、利洁时等一批企业出口大幅减少。

  荆州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荆州部分小型企业运行困难。8月,全市小型工业企业产值月增幅仍未转正,元至8月累计完成产值505.79亿元,同比下降24.1%,影响了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

  究其原因,有疫情洪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融资难等老问题。荆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在走访企业中了解到,部分企业资金缺口较大,流动资金紧缺,影响生产经营。

  客观原因存在,主观原因也有。据初步统计,8月,在8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中,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招商引资多的在十天以上,少数县市区主要领导招商天数为零。

  在第三次项目拉练总结大会上,荆州市委主要领导直言,目前全市工业大比拼的意识逐步增强,但依然存在县市区重视程度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工作力度不大、服务办法不多等问题。

  多措并举 冲刺全年目标

  如果说第三季度是吹响进军号、千方百计抢抓进度,那第四季度就是吹响冲锋号、全力冲刺决战目标。

  办法总比困难多。方向已定,剩下的就是速度。

  下一步,荆州市将继续在“强链”“育新”“提旧”上下苦功,全力推进工业发展、招商引资、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抓住荆州纸业迅猛发展势头,打造全国最大的包装纸生产基地;立足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产业基础,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扶持发展前景好的高新企业,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抓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与此同时,荆州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上海、深圳能做到的荆州力争做到。

  荆州市经信局局长黄林强介绍,全市将以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结合荆州产业集群特点,积极主动对接广东、东莞、佛山经信部门,指导荆州汽车零部件、生物大健康、智能家电等产业链做大做强,吸引广东省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来荆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荆州市发改委主任万玲玲介绍,受疫情影响,荆州市将今年定为“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年”。市发改委将继续紧盯国家一揽子政策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力争政策和项目支持最大化。

  荆州市出台《工业发展大比拼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明确考核要求和目标。各地主要经济指标按规定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清单、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连续2至3个月工业经济指标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功能区进行约谈,真正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氛围。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质量明显提高、地位作用明显增强、综合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茜 通讯员 黄思明)

编辑:苏喜茹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