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地下城”在汉悄然掘进
原标题:高峰期日挖土方超1万方 全国最大“地下城”在汉悄然掘进
12月19日,武汉市高新大道南侧光谷五路,地铁11号线和19号线交会处,伴随着几不可察的地面震动,数台挖机正在22米深的基坑底部慢慢掘进。
“再向下5米,就是整个项目的最底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总工程师李必军说,项目分10个标段推进,该标段已完成支护施工,进入土方开挖阶段,高峰期有10台挖机同时运转,一晚上出土量超过1万立方米。
这里是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走廊项目现场。该项目位于光谷五路正下方,高新大道与高新五路之间,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相当于72个足球场,是目前国内最长地下空间走廊。
由于涵盖市政道路、地下商业街、综合管廊、地铁区间等施工内容,这一地下空间项目综合程度高,施工难度远非一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可比。
据李必军介绍,以材料吊装为例,地铁项目基坑一般宽20多米,每隔100米设置1台塔吊即可满足需求;该项目基坑宽度多在50米以上,1标段最宽,达66米,施工期内每100米设置1台塔吊外,还要补充设置汽车吊、履带吊各1台,分别吊运使用频率高的构件和材料。
积水也是大型深基坑施工时要时刻警惕的隐患之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近期降雨在底部形成了一个直径约6米左右的浅水坑,一旁两台抽水泵随时“待命”。据悉,今年6月暴雨期间,基坑内两小时即抽出2000立方米雨水。
“以往,基坑防水只铺设一层防水卷材即可,我们引进国外工艺,加铺一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让两者更好地粘合在一起,增强防水效果。”李必军说,这一带地质以风化泥岩为主,岩层遇水膨胀,基坑易发生位移。目前周边积水较多,以前一周做一次水平位移监测,现在两三天就要监测一次。
沿光谷五路向南3公里,由中建三局二公司基础设施工程公司承包的6标段基坑内,绵延约500米的钢结构支架,宛如幽谷中的巢穴。这里正在进行地下二层主体结构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场内火花四溅,每天,约600吨的钢筋在车间完成初加工,然后送到基坑绑扎。
“项目既涉及市政工程,又涉及房建工程,还有异形结构,钢筋使用量非常大”。物资经理滕龙透露,公司承保的标段长约2.6公里,预计要使用18万吨钢筋,相当于兴建3座杨泗港长江大桥的钢筋用量。
对于项目安全总监邓锁民来说,每天步行10公里的例行安检已是家常便饭。上万条钢筋是否符合图纸模式要求搭建,几十万颗螺丝钉是否妥当安装,8台大型塔吊是否操作规范……5个标段每天巡查两次,他的神经时刻紧绷着。
“21世纪末,将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预言。
这样的预言或许在武汉更早成为现实。两年后,邓锁民沿线打卡的地方,地表是小桥流水的湿地公园,地下是人声鼎沸的休闲天堂,通过设置下沉式广场,配置花园、喷泉等公园设施,市民将自然而然地走进地下空间。
如今,光谷“东扩”正在释放虹吸效应,IBM、惠普、霍尼韦尔、费森尤斯、施耐德、华为等一大批世界名企纷至沓来,小米、中建三局、TCL等知名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先后进驻。光谷五路两侧地块重新“缝合”后,将成为覆盖光谷中心城核心区域近50%面积的价值高地。掘进中的“地下城”轮廓初显,在脚底静候绽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王艾明 张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