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从无人问津到价格跳涨 仙桃西兰花上演“大反转”

2019-12-20 18:22:55|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1220143036

盛利食品公司工作人员在分拣西兰花。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1220143041

陈场镇仁合场村西兰花丰收。

  寒风瑟瑟,旷野寂廖。行走仙桃田间,却是另一番景象:成片的西兰花,绿油油、望不尽;田埂上,车来人往、南腔北调,汇成丰收的交响曲。

  2019年,仙桃市种植7.3万亩西兰花,早熟品种已流向市场,平均单产2000斤,“1平方米至少纯赚3元”。秋后播种的中熟品种陆续上市,订单雪片般飞来,行情一天一涨,每斤价格从开秤时的1.8元涨到3.2元。相比2018年,一斤才卖两三角,烂在地里无人要,西兰花上演了一出“剧情大反转”。

  摆脱“贫贱”的西兰花,究竟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巧打时间差——

  从扎堆上市到错峰出行

  回想2018年,看着地里一颗颗青翠欲滴的西兰花,仙桃陈场镇仁和场村村民胡振华曾一筹莫展。

  西兰花随时可能“炸花”,不砍,就烂了;砍了,价格低,本也收不回来。“刚开始,还卖1元,12天后降到7角,然后是6角、5角,最后2角再不卖,拖货的车就走了。”胡振华明知划不来,可还是凌晨三四点就起来采摘,“有人来收,总比烂在地里强。”

  于是,胡振华和其他西兰花种植户一样,没能逃脱“丰收悖论”,一年下来,血本无归。

  仙桃陈场镇金岭村村支书、姚鲁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修雄种了十年西兰花,从未遇过2018年的惨境。在他看来,西兰花变成“苦菜花”,首先是老天爷不作美,前期干旱育苗难,中后期又遇暖冬搅局,导致本该“错峰出行”的西兰花扎堆上市,价格压低。加之兄弟省市将稻田改种西兰花,产量过剩,以及整个白花菜、菘花菜行情不妙,结果可想而知。

  陈场镇种西兰花由来已久,种了近3万亩,是个成熟的产业。2019年春节,鲁修雄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次端起酒杯:“亏一回不要紧,来年再翻本。”

  俗话说,“逢俏不赶,逢滞不丢”,市场最怕一拥而上产能过剩,过剩之后又一哄而散。一番苦口婆心后,姚鲁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算是稳住盘子,签约西兰花种植面积3000亩,与2018年持平。

  要想逆袭,必须打时间差。合作社东奔西跑,与浙江、山东、福建、河北等蔬菜协会紧密联系,又考察南方和东北市场,弄清西兰花上市档期,排定播种时间表,让市场的“探头”直达田间地头。

  7月22日,早熟品种提前整整20天下地播种。“早种早收,我们西兰花上市热销时,江浙一带的西兰花还没成熟。”鲁修能坦言。同时,也与中熟、晚熟品种拉开“时差”,避免“拥堵”。

  与鲁修雄一样,九合垸、沔城、郑场、毛嘴等地蔬菜专业合作社都紧盯市场,统筹种收,仙桃西兰花一路卖到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甚至卖到国外。

  “我的5亩西兰花早就卖完,万把块钱已装进腰包!”胡振华打趣道,“2019年收成好,老伴想到云南过年逛花市,我跟她说,再好的花也比不过咱们的西兰花。”

  念好技术经——

  从坐等天收到滴灌抗旱

  2018年旱,2019年也旱,同样的旱情,为何西兰花却遭遇“冰火两重天”?

  “奥秘在这儿!”陈场镇仁合场村村支书张家祥指着田间,“多亏了这些滴灌设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一根根黑色管道如一条条蛟龙,潜伏在一垄垄菜地里。张家祥轻轻打开滴灌枢纽控制阀门,涓涓细流顺着水管滴入田间,悄然滋润着西兰花。

  这些滴灌设施还是“水肥一体”。需要浇水时,机器一开,自动浇水;需要施肥时,肥料通过管道随水送到西兰花根部。“水肥比是多少,灌溉量是多少,设备按时给西兰花打营养‘点滴’,再也不用坐等天收、望天发愁了!”张家祥说。

  据仙桃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柳德明介绍,2018年冬2019年春,市里组织专班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考察、寻策问道。市里拿出3.47亿元资金,建设21.98万亩高标准农田,包括陈场、通海口、九合垸在内的一批万亩西兰花生产基地受益。同时,疏通沟渠,推行节水灌溉,喷灌、滴灌设施一应俱全。

  精准施肥,小水勤灌,西兰花有雨不怕涝,逢旱不喊“渴”,“结球”也比往年圆实、矮壮。

  西兰花从播种到采摘、储存,全年备受呵护。国庆前夕,市农业农村局头一回在西兰花基地进行“机插”示范。“如果田好栽、杂草不多,一个人干活麻利的话,一天可栽一亩半。机插一天插30亩,成本费还便宜40%。”鲁修雄算起账来,他2019年种了230亩西兰花,“年前挣30万元没问题!”

  担心西兰花重蹈2018年未“遇冷”周转、两三天就打蔫的覆辙,市、镇两级政府新建冷库,积极为合作社、农户通报冷库储存信息,想方设法为种植户延长西兰花销售期、分批上市。

  延伸产业链——

  从烂在地里到漂洋过海

  从着急焦虑到踏实安心,武思平爷俩的2019年,由阴转了晴。

  武思平是湖北盛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多月来,他和儿子武江华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收购西兰花约15万斤。

  在武江华看来,做生意就怕大起大落。2018年西兰花价格一路走低,跌到谷底,生意不好做。2019年初,心里也没数。“现在好了,农户开心,我们也赚钱。”

  从11月上旬开始,盛利食品在九合垸、沔城设了两个收购点,敞开收购西兰花,每天向北京、西安、杭州、广州等地发售5万多斤新鲜西兰花。

  作为“国字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盛利最拿手的远不止现买现卖。公司建有2万多平方米无菌车间、2万多立方米冷库,主攻冷冻水产品、速冻保鲜果蔬等门类。

  “老外就爱吃我们的西兰花。”武江华介绍,为了保证标准化,当西兰花进入加工区分拣包装时,一部分品相较差的就会被刷下来,个头太大或太小、球体不圆、梗上有疤的都不行。挑选下来的“种子选手”,再经过全自动化的清洗、震动沥水、风干、包装等,不仅卖相漂亮,而且能把附加值提上来。

  这几天,该企业深加工生产线连轴转,国内订单做不完,海量西兰花源源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登上美国、欧盟和“一带一路”国家民众的餐桌。

  “菜贱伤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仍是当务之急!”仙桃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戴先波说,仙桃当前正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营销的“高端磁场”,让农民实现丰产又丰收。(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陈国力 徐宇 李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