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验”医治“长江之病”
原标题:“湖北经验”医治“长江之病” 长江重要生态指标呈积极变化
家住长江边,如何守护一江清水?12月12日,湖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省政府政策文件解读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解读《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相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介绍湖北省主动作为,探索出实施专项战役、分类施策、协同作战、标本兼治等“湖北经验”,切实推进长江大保护。目前,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重要生态指标呈积极变化。
15个专项战役解长江之痛
长江出入湖北断面始终保持在Ⅱ类;宜昌黄柏河重现白鳍豚的“笑脸”;长江856万平方米岸线重现绿色……自去年6月湖北省出台《方案》,正式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长江的变化。
《方案》将十大标志性战役任务细化为沿江企业关改搬转、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整治、船舶污染防治、尾矿库综合治理、岸线资源清理整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企业非法排污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5个专项战役。“这些都是湖北省长江大保护中的一些顽瘴痼疾,是群众最关心的重大环境问题,十大标志性战役就是要医长江之病,解长江之痛。”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副指挥长胡道银说。
这些专项战役分别由湖北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等8部门牵头负责。15个专项战役分别成立指挥部,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并成立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强力推进。
年初,各专项战役牵头部门制定重点任务、工作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四单”;年中,对照清单,进行调度分析;年末对各项任务汇总结账。17个市州结合实际和“四单”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全力推进落实。湖北省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工作目标任务,定期开展督办通报,并对各地、各部门考核排名。
分类施策 协同作战
“推进长江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胡道银说,需分类施策,协同作战。
《方案》针对长江水中、岸上、地上的污染问题,采取不同措施。水中,重点进行船舶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包括推广岸电建设、船舶改造达标排放、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监管等。岸上,到2020年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措施,即控制农业用水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非法码头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完成非法码头取缔后恢复岸滩原貌和滩地复绿。地上,3年内全省尾矿库数量控制在200座以内;到202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低于95%。
协同作战也是重要“法宝”。湖北省指挥部主要负责统筹调度、协调督办,加强与市州、各专项战役指挥部的沟通协作。各专项战役指挥部既要牵头做好专项战役,衔接配合各部门,还需对市州专项战役加强业务指导。“这样才能防止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做到全省上下共同发力。”胡道银说。
非法采砂整治涉及多地多个部门,靠一地一部门无法管,特别是两市交界处容易成为“漏洞”。武汉市积极协调长江上游荆州、咸宁,下游黄冈、鄂州,汉江上游汉川等地,制定了市际交界江段联管联治工作方案,并整合了各地港航、海事、公安等部门执法力量,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按月轮流执法驻守,管住了市际交界水域的非法采砂行为。
长江生态指标呈积极变化
十大标志性战役,让荆楚大地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
湖北省率先在沿江省份中出台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实施方案》,并在产业政策执行等六个方面予以支持保障,投入资金约6亿元。截至10月底,全省共有196家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这不仅解决“化工围江”问题,也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19年1-10月,全省石化行业增加值增长7.8%,实现业务销售收入4337.8亿元、利润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5.3%,石化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全省214条城市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205条,完成95.8%,荆州、咸宁、襄阳获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长江沿线加快已取缔码头生态修复,复绿面积超过856万平方米,并启动了汉江、清江等主要支流码头整治,截至目前,汉江已取缔非法码头252个、规范提升码头6个,清江已规范提升码头4个;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十堰市将35%的版图面积纳入生态红线管控范围,并成功举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
十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带动了生态建设全面发力,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2015年相比,2019年1-10月,全省纳入国家考核的114个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从由79.8%提高到85.1%,劣Ⅴ类比例由8.8%下降到1.8%;城市PM2.5累计浓度均值同期下降33.3%,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期上升6.4%。(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李茂军 周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