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30个“弱村”重新凝聚民心
天门市岳口镇灯塔村,村民在田间劳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刘银斌 摄)
时值盛寒,穿梭于天门大地,只见乡间小路平坦笔直、河道沟渠干净整洁……美丽乡村的图景让人流连忘返。
2019年,天门市重点集中整顿30个软弱涣散村,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过去软弱涣散村奋力蜕变,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党员活动形式丰富,财务管理公开规范,干群关系大为亲近,涣散的民心正重新凝聚。
账目清了,干群亲了
“村里的重大事项几乎从未公开过,收支账目情况也不公开。”“凭啥他能低价承包村里集体土地,我就不行?”……
“三资”清理不规范、账务收支不透明,是软弱涣散村最突出的“病灶”。
在岳口镇灯塔村,多年前修路的务工费长期未兑付,涉及几十人,总额2.3万元。为了这笔糊涂账,村民多次上访。此外,村集体土地、鱼池等长期违规承包,也引发村民不满。“过去,干群关系紧张,村里做什么事情都推不动。”村支书张川海说。
“账算的越清,大家的心就越近呐!”新一届村委会干部上任后,将清理并公开村级账目、规范“三资”管理并重新发包作为突破口。
目前,修路务工费的账目已摸清并公示。“虽然现在无力兑付,但给了村民一个交代,大家心里有本明白账,对我们也理解多了。”张川海说。
一组村民熊银川承包的鱼池2009年已到期,由于之前村里欠他一笔工程款,他10年没有给村里交承包费。此次清理中,需要补交1100元,抵掉欠款749元,熊银川实付351元。这笔钱,熊银川交得心服口服。下一步,该鱼池拟重新发包。
账目清了,干群亲了。张川海明显感觉:工作比以前好做了!
伍大新沟是灯塔村一条重要进水沟,由于多年淤塞,已不能进水。2019年干旱时,农户全靠抽水供应农田用水。经过征求村民意见,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委会商议决定2019年底前清挖2条沟渠。沟渠开挖,正好经过3组村民张爱新家门口。张爱新二话不说,将种了二三十年的树砍掉,“沟渠通了,我们都有好处,砍掉这些树不算什么!”
路通水兴,村庄美了
12月5日,九真镇杜场村村委会临时办公场所门口,村干部们正在为村民们办理“两保”缴纳工作。刚刚刷黑的柏油路,正在建设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干净卫生的房前屋后,谈笑风生的村民们,都显示出这个村庄新的生机。
杜场村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然而,过去村委会软弱涣散,各项工作在九真镇靠后,上访矛盾不断。
“基础设施滞后,20多年没有改变。”村支书陆斌洋感慨。
水和路,这是群众最关心的两件事。
2018年底,新一届村委会上任后,第一步就是解决路通水兴的问题。由于集体收入捉襟见肘,2019年2月,村里先将群众呼声最大的一二组断头路用渣石铺平,目前正在争取纳入全市农村公路项目,力争2020年硬化。村委会还聘请6名保洁员,保持村容整洁。“环境变好了,人心也舒坦了。”
巨大的改变,也发生在彭市镇长江村。这个过去的软弱涣散村,已重新回到发展的正轨。
白色墙面上刚刚彩绘美丽画卷,前面种满小花;4公里通村通组道路完成硬化;5公里沟渠清淤疏通;8盏崭新的路灯在主干道“上岗”……村容村貌一派生机。目前,新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第一层已完工。
在皂市镇合丰福利院旁,合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刚刚完工。此前,合丰村老村委会办公条件异常简陋,缺乏完善的办公设施,村民办事、党员活动都受到影响。2019年9月,该村全面启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广场。
针对阵地不达标问题,天门市实施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明确将11个软弱涣散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按照“一村一景”高标准建设。
选优配强,组织发力
“以前有事找村里,推来推去办不了。自打给我们配好‘两委’班子,村里的面貌就变了。”在干驿镇杨巷村,村民们纷纷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点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天门市委组织部对村“两委”班子进行“高配”,从市乡机关选派53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担任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全程参与整治工作,切实做到“整改不销号,人员不脱钩”。杨巷村党支部书记彭文峰就是其中一员。因为工作干得好,老百姓认可度高,2018年底,彭文峰被村民选举为杨巷村新的党支部书记。
通过上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村议事决策规则等,村“两委”班子运行更规范,党员的身份意识大大增强。
抓基层强基础不是“空心汤圆”,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保障。天门市在政策、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向基层倾斜,为保障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是整顿软弱涣散村的首要任务。对照“双好双强”标准,天门市通过“选、引、派、聘”4种方式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部配齐配强。此外,确保每村(社区)选聘1名荣誉书记(发展顾问),储备2名年轻后备干部,培养3名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层层推选,23名致富能手、16名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9名大学毕业生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脱颖而出,“生力军”效应逐渐显现。
市委专门研究出台《天门市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市财政专门列支500万元,将村副职干部年人均工作报酬提标到不低于2万元,鼓励有条件的村从当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额外进行奖励,充分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
健全制度、实干兴村,涣散的民心重新凝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链接
六大领域着手
整改软弱涣散
天门市从基层组织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农村“三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等六大领域着手,“一村一策”,制定个性化整顿方案。
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软弱涣散村(社区)工作制度,每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1-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市委组织部先后出台《天门市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在全市村(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办好十件实事”活动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全面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育选管用各环节,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从制度层面规范村级运行。制定《全市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任职安排表》,向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指导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生态环境整治:一批长期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中小养殖场得到有效治理。
农村三资管理:针对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开展村党支部“为民服务十件实事”和每月财务流水账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96公里通村通组公路建设、23座生产桥整修、24处泵站水闸维修、537公里沟渠疏浚等民生工程落实落地。将14个软弱涣散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纳入2019年市政府“十件实事”。
脱贫攻坚:抓产业促脱贫,增加群众和集体经济收入。
基层社会治理:以村民为主体,完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事协商机制,制定村规民约、村民公约等治事章程。健全法制体系,全面推行法律顾问进村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法制化水平。组织评选村级好人、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弘扬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