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 德国名企给力中德国际产业园
建一个年产170万套汽车天窗生产基地,需要多久?短则两三年,若进展缓慢,耗个三五年也正常。
一年半!从项目签约到基础建设、开工投产,这是武汉市蔡甸区给出的时间表。“武汉速度”让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名企伟巴斯特感到震撼。
11月7日,中德国际产业园应运而生,选址蔡甸。
仅一月有余,“武汉速度”再次焕发力量,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中德国际产业园落地有声,园区规划、工程建设、企业入驻一派繁忙。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快”发展
“武汉新工厂投产速度大大超过预期,提前了小半年。”伟巴斯特武汉工厂总经理葛凤臣说,厂区建设和开工效率远超德方计划,项目签约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一年半时间。
伟巴斯特占据全球50%的汽车天窗市场。武汉新工厂设计年产汽车天窗170万套、高压电加热器100万台及汽车充电桩60万个。在这里,组装好一个全景天窗只需2分钟,产品供应给上汽通用、神龙、戴姆勒-克莱斯勒、吉利等中外品牌汽车商。
新工厂提前投产,极大节省企业成本。“政府部门对企业支持力度很大,建设环节审批效率非常高。”葛凤臣说,伟巴斯特作为落户园区企业代表,2019年特邀在上海和慕尼黑举办的推介会上,向全球推介武汉。
为帮助企业快开建、早投产,蔡甸在全省率先探索容缺审批制度,通过编审同步、全程代办等措施,最大限度服务、便利企业。
按照规划,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将建设中德企业之家,打造集生活、娱乐培训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区,包括中德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德国小镇及员工宿舍等。“德国企业聚集在一起,方便员工熟悉当地环境、交流学习,对企业扎根发展很有帮助。”葛凤臣对企业之家很是期待。
武汉市人大代表、湖北省陕西商会会长李万军认为,近年来,蔡甸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中法生态示范城、中德国际产业园先后落地,发展机遇难得。
聚集“高精尖”打造开放高地
蔡甸商务局局长胡田涛介绍,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地处京港澳高速、沪渝高速和318国道交会“金十字”经济地理中心,起步区2平方公里,拓展区3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产业园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引入一批德国“高精尖”企业,打造中德两国经贸合作交流的展示窗口、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
伟巴斯特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就在中德国际产业园内。目前,在该产业园及周边,已落户博格华纳、佛吉亚、优尼冲压、牧野汽车装备、东软睿驰等一批汽车行业领军企业。
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即2020年,启动中德产业园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确定德国第一批落户企业;2021年,联合成立中德产业发展基金,基本建成相关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中德企业之家; 到2022年,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吸纳更多德资制造业企业入驻。
产业基础良好,产业园20公里范围内是武汉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区,有7家整车企业和12个整车生产工厂。2018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500亿元,整车产销107万辆。产业园周边,布局有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已揭牌,并颁发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
伟巴斯特武汉新工厂不远处,牧野汽车装备(武汉)有限公司在中国的首个研发中心落户于此,该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太田裕志说,将把全球领先的制造设备和经验带来这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孙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