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到农村研习传统木艺
教授拿刨子、研究生凿榫孔,湖北两所高校在江西开办传统木艺研习工作坊,成了当地一桩新鲜事。12月7日,近30名师生结束一周的学习返回武汉,意犹未尽。这也是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首次针对传统木艺和古建筑修缮开展传承学习。
两所高校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带队老师分别是两校建规学院教授刘剀、王炎松。刘剀教授介绍,活动源起今年夏天。中国传统木艺有着悠久历史,尽管随着时代变迁逐渐远离大众视野,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和本土技艺的价值被重新认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古村落的修缮维护,都离不开传统木艺的传承和延续。为让学生研习传统木构技艺,熟悉传统建筑木构文化,掌握传统建筑修缮技能,两位教授萌发带学生现场学习的想法,学校非常支持,经过三个多月筹办得以成行。
工作坊地点选在古建筑保护较好的江西金溪县。参与学生均为自愿报名。“报名人数很多,反响特别热烈,所以只选择了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研究生。”学生分两组,18人在何源镇何源村研习传统木艺,当地两位资深木匠现场教学,学生动手操作,集体完成可供村民日常使用的真实亭子的建造。8人参与合市镇大耿村徐琼官厅修缮,通过完成考察、研究、设计、施工等全部工作内容,深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修缮保护。老师们身体力行,也拿起工具做了几天木匠活。
华中科技大学研二学生王瑞瑞说:“一开始紧张兴奋,几天后很享受。我们最初对木艺的认知只停留在书本上,这次通过师傅讲解,亲手参与操作,我现在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各种工具,完成简单的木工操作,受益匪浅。”
一斧一凿,一尺一绳,展现先辈的智慧,充满木艺的美妙。研学期间正逢金溪县严重缺水,当地十几个村落只能分时供水,同学们依旧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王炎松教授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他说,这次活动让学生回归简单和质朴,活动均自费,学生们既了解了传统木艺,又帮助修复民间古建筑,潜移默化地让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怀敬畏,收效明显。在可能的条件下,传统木艺研习工作坊将持续举办。(湖北日报记者方琳、通讯员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