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决赛在汉举行
原标题:第六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决赛在汉举行 20个项目同台比拼 科技感十足
11月20日,大赛评委和选手为创业大赛“点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微米级3D打印、水下无人机、心房分流器……11月20日,第六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决赛在汉举行,20个“科技感”十足的创新项目同场竞技,争夺前十强。
最终,“心房分流器”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获得60万元奖金。
据悉,本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共吸引来自海内外558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具有海外背景的项目234个,数字产业领域项目219个,智能制造项目130个。
作为依托于华创会的大型创业赛事活动,“华创杯”创业大赛旨在提升华创会招才引智的针对性和成效性,给海内外创新创业人士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前五届大赛吸引了2300余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其中一大批获奖项目企业已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
前沿科技“PK”日常应用
“网购商品,不少商家在商品介绍页面仅提供图片和视频,很难展现实物质感。但利用人工智能全光场引擎捕捉真实物体和环境的三维信息,呈现的照片与实物几乎一样。”
第一个出场的雷宇,用“接地气”的开场,引出“新消费场景中基于人工智能全光场复现系统”项目。
雷宇介绍,通过全光场复现技术呈现的商品展示效果,可为用户提供无死角的逼真体验,“商品展示不再拘泥于图片和视频,也不是简单的3D建模,而是融合虚拟与现实的全新呈现手段”。
目前,该技术已在京东APP上实现应用。打开APP,搜索鞋类商品,点击3D展示,“栩栩如生”的商品跃然屏上。划动屏幕,鞋子可以上下左右翻动,鞋面、鞋侧、鞋底、鞋内所有细节展露无疑。不仅如此,将手机对准脚部,虚拟的鞋子马上就“穿”在脚上,好不好看一试便知。
大赛现场,20个路演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AR/VR等多个领域,既有“接地气”的日常应用型项目,也有与之PK的“高精尖”的前沿科技项目。
来自德国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的微米级3D打印技术,研发于1997年,已在西方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实现产业应用。
团队负责人尹伊君介绍,除航空领域应用外,该技术在珠宝首饰设计、医疗器械制造、微电子等行业内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可实现5微米级的典型厚度打印,大约是头发丝的十二分之一。”尹伊君说,以微电子行业为例,使用微米级3D打印技术,可以在电子元器件内部“刻画”出多维度流道,从而提升散热效果和工作效率。
据介绍,该团队目前计划在中国中部落地,重点考虑武汉。“武汉的光电产业链很完善,而且高校资源丰富,人才多,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引导优质项目落地武汉
“参赛获奖是其次,重要的是引导优质项目落地武汉。”第六届“华创杯”创业大赛承办方,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说,从2014年起步至今,大赛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赛事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李儒雄说,往届很多团队还处在创业伊始,参赛重点是求关注、求落地、求资金。如今,不少团队是带着投资和亮眼的市场成绩单从国外归来,求的是成长和发展。光谷作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创新创业高地,拥有优质的双创生态环境和产业政策,是他们落户发展的不二之选。
湖北华策教投管理基金常务副总经理程幻中参与过三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在他看来,大赛水平一届高过一届。“进入决赛的项目潜力巨大,如果能顺利落地,未来有望成为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他说,作为投资人,他最关注路演项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紧抓产业前沿,以及团队是否有战斗力。
程幻中说,从参赛项目归属的领域看,基本与武汉的产业结构高度吻合,尤其是光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武汉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只要企业愿意落户,有望迅速打开局面、站稳市场。
采访中注意到,不少团队都对落户武汉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有负责人提出,武汉的投融资环境还需向北上广深等城市看齐。
“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离不开金融助力,政府职能部门要搭桥铺路,引导民间投资机构参与‘筑巢’。”李儒雄说。“引进来”还要“服务好”,用好引导基金,引进专业人才管理,有效对接投资机构,供向企业的“活水”才能源源不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