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园博园37天接待60万人次
11月3日,荆州园博园接待各地游客4.41万人,再创单日游客量新高。截至当天,荆州园博园迎客37天,游客超过60万人次,成为荆州旅游爆发的重要引擎。
荆州园博园凭什么这么火?
互动体验游受追捧
长湖北畔,屹立着一只五彩凤凰,展翅欲翔。背后,一座螺旋式建筑与之融为一体,极具动感。这是荆州园博园主场馆凤翎馆,以荆楚文化图腾“楚凤”为创意原型,又名中国楚文化馆,展示楚国八百年精彩故事,是游园最热门的打卡地。
走进凤翎馆,仿佛走进一座大型影院,墙壁上到处播放视频,地上也有不少投影。五颜六色的字画、图表、雕塑交相辉映,讲述楚国的辉煌历史。木竹髹漆、丝织刺绣、青铜冶铸、精雕细琢、商贸交通等出土文物,充分展示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受游客追捧的,是体感游戏虚拟楚服换装、“楚舞三道弯”、《楚辞》在线演绎等极具科技感、体验感的项目。
在二楼展区,“虚拟楚服换装”总是排长队。屏幕就像穿衣镜,游客站在前面抬起双臂,就会“穿”上华美的楚国服饰,恍如穿越时空。换一个人体验,服装会随机换一套。
演奏台上有一把“无弦古琴”,采用红外感应技术,游客手指轻轻拨动,就有丝丝弦音,曼妙动听。
“听到美妙琴声,仿佛穿越千年,真是一种享受。”潜江游客张辛玲说。
在中德馆、中法馆,游客一边品尝美食、咖啡,一边体验住在“正能房”的感觉。屋顶太阳能板发电可满足屋内使用,屋内空气清新、干净,房屋和周边广场、喷泉、草丘等景观协调布局、融入自然,科技与生态在这里完美融合,让游客啧啧称奇。
荆楚文化荟萃的大舞台
出凤翎馆,沿长湖漫步,片刻即到荆楚文化体验馆,10位非遗传承大师的汉绣、荆楚粉画、帛画、漆器等非遗项目精美佳作在此集中展示。
馆内有幅《荆楚古韵图》,号称“荆州版《清明上河图》”,长13米,宽1米,由荆州艺术家游兴满历时6年完成。3391个人物、128艘船只,古城墙、万寿塔、春秋阁等历史古迹,玩龙灯、踩高跷、划龙船等民俗风情,3000年荆山楚水浓缩在10余米绢纸上。
汉绣传承人张先松和徒弟4人,花4个月完成国庆献礼作品《锦羽祥云图》,刺绣70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凤凰,寓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丹凤朝阳”“凤落梧桐”“百鸟朝凤”五个片段巧妙融合,表现祖国历经磨难得以新生,繁荣昌盛。
此外,我省各市州主题日活动、荆州市各县市区主题日活动,轮番在园博园上演。“恩施主题日”的土家族舞蹈《滚龙连厢》、苗族舞蹈《哩叻响》,“宜昌主题日”的歌曲《三峡我的家乡》,“神农架主题日”的《神农架梆鼓》,“黄冈主题日”的艾灸体验、特产推介,展示各地特色风情。
一场场文化交流活动,让游客大声叫好。“我们不光看了好风景,还赶上了歌舞表演、非遗技艺展演,品尝各地美食,真是不虚此行。”带着儿子游园的刘春华说。
园博会期间,天天有展演,时时有互动。4大板块20项文化活动和演出,让游客目不暇接,身在荆州,尽享荆楚文化荟萃。
生态园林适宜“慢旅游”
占地1550亩荆州园博园,六成是地,四成是水。从长湖看园博园,绿色遮眼,美丽惊艳;从园博园望长湖,烟波浩渺,心旷神怡。园在湖畔,水在园中,园水相接,交相辉映,好一座田园水乡。
荆州纪南生态文旅区管委会主任项一峰介绍,荆州园博园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自然水塘、河流、沟渠、陆地,巧妙加以修复和整理,形成河塘密布、水网纵横、洲渚相连的水乡园林风貌。园内保留1万多株本地原生树木,以自然组合的花卉、果木贯穿园区道路,林荫覆盖率超70%。
楚风园区居中,建在四面环水的圆盘形岛屿上,用桥梁、长堤与其他园区相连,俯瞰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楚韵园区建成4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分布17个市州展园,给人水乡洲渚的深刻印象;楚耘园区保留原有池塘、塘埂、水杉林、香樟林等,建造颇具江汉平原水乡特色的村舍民居、栈道水榭,分布荆州8个县市区展园。
楚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荆州园博园将这一文化特质融入园林项目建设,无论建筑风格还是桥梁式样,都具有浓厚荆楚韵味。
眼下秋高气爽,荆州园博园正处最佳观赏期。荆州园博园运营管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很多幼儿园、中小学组织秋游、研学游、亲子游团体,除给孩子们一个亲近大自然、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还让他们在游玩中领略到荆楚文化的魅力。
园林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慢旅游”同样受到老年游客欢迎。宜昌游客周翠霞说:“很多朋友到荆州园博园游玩,我被他们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吸引,周末特地和家人来玩,感觉风景太美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杨雄飞 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