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十堰脱贫攻坚蹄疾步稳

2019-10-16 13:21:41|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十堰脱贫攻坚蹄疾步稳

图为:郧西县湖北口东川村易地搬迁安置点。(视界网 杨洪霞 摄)

  查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32495个,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5.6万个,新增特色产业基地11万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9381家……作为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截至2018年底,十堰市累计脱贫65.9万人、出列贫困村346个,2019年确保存量贫困人口17.4万人脱贫,4县1区、110个村出列摘帽。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我们不打折扣、没有退路。”十堰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围绕“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下大力气补短板,通过产业扶贫切实提升脱贫质量,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补齐短板,不让一人掉队

  “活了50多岁,洗澡从来都是用盆接热水,如今装上浴霸、热水器,可以淋浴了。”阴雨连绵、气温陡降,竹溪县丰溪镇周家坝村村民吴桂明说。

  他家屋顶原先盖的是石板瓦,年久失修,经常漏水,厨房和厕所都是土墙,经常垮塌。2019年3月,竹溪县围绕“一有两不愁三保障”,普查脱贫短板。经过研究,村里把吴桂明家纳入危房改造,厨房、卫生间纳入厕所革命。不到两个月,老吴家焕然一新。

  “一有”是指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年有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通过补短板,对存在问题全面整改,不留死角,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不让一人掉队。”十堰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该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关于补齐“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短板的工作方案》,全市随即组成722个专班、6224名干部奔赴128个乡镇(林场)1774个村,核查702053户2393201人。

  市、县、乡、村分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普查范围、标准、时间节点等,让基层干部拿准“尺子”。对于问题线索,按“疑似从有”原则,多层次、多部门复核,共核实贫困户饮水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方面问题32495个,逐一建立台账,逐个整改。截至10月10日,已整改销号32048个,本月底将全面清零。

  培育产业,拓宽脱贫路子

  “入社第一年就挣了7000多元,一亩艾草顶得上3亩小麦!”10月11日,郧西县店子镇七里沟村,贫困户孟庆云正在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忙活。他说,自从种上艾草,感觉离脱贫越来越近。

  这家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6月,流转土地808亩,年可加工艾叶25万公斤,年产值100万元。目前,合作社注册社员324人,其中28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前不久,合作社向社员发放分红12万元、务工工资8.3万元、土地流转费16万元。

  稳定脱贫,产业是支撑。十堰加强农产品特色品牌建设,全市特色产业基地601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值421.3亿元,456个贫困村发展合作社1215家。该市组建市、县两级专家组,入库专家123人,覆盖茶叶、柑橘、畜牧、水产、蔬菜、桑蚕、食用菌、中药材、粮油等特色产业,并从当地种养能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实用技术人才中,选派687人担任产业发展指导员,向贫困户发放技术手册10万余册。

  该市探索创新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土地入股、资产托管、转移就业等方式,让贫困户融入生产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到农村办厂兴业,建立生产基地、原材料供应基地、农业项目孵化基地。

  针对留守老人、妇女群体,十堰推动建设扶贫车间、作坊。目前,全市扶贫车间、作坊7308个,带动2.84万特殊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巩固成效,健全稳固机制

  “同在一个村,为啥只升级碾盘沟的路?”2018年10月,郧阳区柳陂镇白鹤铺村一次村民大会,11组村民杨清国发牢骚。

  这个村由原大岭塘村和碾盘沟村合并而成,交通是老大难问题。于是,该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通3.5公里通往碾盘沟的村级公路后,村里又发挥区扶贫开发公司作用,投资48万元打通5组至11组道路3公里。

  不满消失了,全村拧成一股绳发展生产,一年来建设香菇基地12亩、蔬菜大棚117个、花椒基地和核桃基地30余亩。“要治穷,先治心。心齐了,事就好办了。”村党支部书记王先锋说。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十堰市着力凝聚人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该市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105万平方米,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110个、850个村级幼儿园,从教育入手,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从2019年4月1日起,全市所属各县(市、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较上年提高5%,从8月1日起,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左右;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就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左右。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3058户354548人;投资2.4亿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24.8万人;完成危房改造10802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马金安 杨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