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美丽村落成为当阳农民“聚宝盆”

2019-10-15 09:55:08|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废旧物造艺术庭院,有奖鼓励垃圾分类,鱼塘养水“跑道”养鱼……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当阳市王店镇、草埠湖镇、庙前镇等地,静谧、美丽、洁净的生活环境让这里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

  生态红利带动产业发展。一个个美丽村落,不仅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当阳市对标新要求,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

  美丽乡村百姓唱主角

  “碾子湾好风光,听我来唱一唱……”9月4日,玉泉街合意村碾子湾,71岁的王开菊和邻居们排练自编自导的歌舞《夸夸咱们的碾子湾》,为村“十一”联欢晚会做准备。

  站在用废旧石碾打造的文化广场上,说起村里的变化,王开菊咧开嘴笑了:“以前路不好走,到处破破烂烂,现在家门口和公园一样,我儿媳妇都不出去打工了,开了个农家乐……”

  渠成网、路成行、田成方,村村都有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近年来,当阳市通过“一区一带一镇十村”示范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大拆大建,保护原生态,建设新农村,成为当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原则。废食槽变花盆、旧磨盘造步道、旧坛罐饰院墙……村民们就地取材、自主设计施工,扮靓自家庭院,乡村造景成本低还有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初期,老百姓想改善居住环境,又怕花钱太多,大多持观望态度。”王店镇新店村村主任刘祖云介绍,镇政府出资培训泥瓦匠,解决相应的建设物资,村里掏钱聘请工人,村民将家中的废旧物品再利用,大大缩减了开支,老百姓的劲头也足了。

  老党员刘德金说:“废弃物变成了村民的宝贝疙瘩,不仅降低了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本,也让村民实现了环境治理的主体角色转换。”

  目前,在当阳市乡村振兴玉双示范区,已经有120多家农户自觉进行了庭院改造,农民自掏腰包硬化通户路10多公里,种树1000余株。

  挖掘地域文化留住乡愁

  白墙黛瓦,青石步道,小桥长廊。在王店镇木店村,“一口印”景观点不仅是村民的娱乐休闲场所,更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口印”,得名于苏东坡在当地的典故,遗址尚存。看着政府不仅为村里修路,还建景观,当地12户村民无偿让出猪栏牛舍、闲置空地近18亩,成就了玉双路上的这道亮丽风景线。“这个地方以前很荒,现在,路边卖西瓜一天都可以卖100多元。”57岁的陈秀林嫁到木店村已30多年,虽知道村里有个“一口印”,但直到景观建好,才知道苏东坡是谁。

  贫困户孙定敏看着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村子建漂亮了,来的人就多了,我们的红薯、鸡蛋、柑橘、生态猪肉等土特产就不愁销啦!”如今,围绕“一口印”,周边正在形成一片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

  8月29日,记者来到草埠湖镇开源村,村委会门口,一台退役的“东方红”拖拉机被巧妙安置在知青文化墙边。

  草埠湖镇副镇长高万才告诉记者,开源村是过去知青很集中的地方,主打知青文化。过去一年,全镇整合各类资金8000余万元,完成了集镇道路刷黑,文化街区创建,以及人行绿道、集镇公厕和村级小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邓代红是开源村党支部书记,逐户上门教垃圾分类方法,安排工作人员根据各家的垃圾分类回收情况,奖励苍蝇拍、牙膏牙刷等小物件。“如今村民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还养成了定时定点堆放和处置的习惯。”邓代红说,村里变干净,变美了,回来旅游和投资的知青更多了。

  生态红利带动产业发展

  家乡越来越美,让王店镇木店村九组的王先亮父子俩先后决定回乡发展。

  王先亮早年在外做茶叶生意,2018年上半年回乡成立了添福红薯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37个,带动近300农户,种植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4000吨、产值400余万元。

  2019年7月,王先亮大学毕业的儿子王师民也回乡发展了。“家乡变化太大了,美多了,热闹多了。”王师民告诉记者,他的不少小伙伴已经陆续回乡创业,有做电商的,有种柑橘、茶叶的。

  在北部庙前镇沙河村,关雎河畔湿地水质由劣五类改善为三类,白鹤、鸳鸯、野鸭、关雎鸟等鸟类长期落脚于此,湿地旁生态种植园的葡萄、黄桃等水果供不应求。

  在草埠湖镇高台村,有一家“奔跑”在渔业最前沿的欣翔渔业公司。500多亩水面波光粼粼,却不见鱼儿翻腾的场景。在公司总经理张家柱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水面中间如“跑道”一样的水槽依次排开,饲养员向水中投入饵料,密密麻麻的鱼群立刻翻腾起来。“整个鱼塘只有2%的面积用于养鱼,剩下的98%全部用于养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水质,生态养鱼。”张家柱介绍:“6条水槽大约是一亩水面的面积,普通草鱼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特殊品种的产量也可达到9万公斤。而传统养殖一亩水面产量在1000公斤至1500公斤。”

  据悉,该公司计划打造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建成后,有望实现年产值1.2亿元,旅游观光利润预计15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及周边农民增收450万元。

  当阳市相关负责人说,“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要打造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宜居、富民、和谐的美丽乡村,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云宽 文俊 通讯员 王涛 汪运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