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一线城市 武汉有信心有能力
7月10日,CZ8663次航班抵达天河机场,这架波音787客机是南航第四架宽体客机进驻天河机场,武汉航空运输更便捷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武汉如何加快推进新一线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武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明确目标——力争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四个中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新一线城市基础进一步夯实。“四个中心”建设,即经济中心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连日来,记者深入一线看到,全市干部群众正在围绕建设新一线城市的新目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狠抓落实。多位受访者表示,武汉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建设新一线城市。
经济中心建设稳扎稳打
国家重大项目全速推进
我国首颗自主架构的64层三维闪存芯片7月底已经投产;我国首款商用“100G硅光收发芯片”填补产业空白,2019年8月份正式投产;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在光谷首发。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五大产业基地喜讯不断。
受到武汉提出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新目标的鼓舞,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正在争分夺秒,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紧建设,率先建成国内面向L4及更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测试和产业集聚区,铸就国之重器。目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一期已经落成,道路全长28公里,是全国首个基于5G通讯技术V2X车路协同系统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已吸引国内外40多家汽车企业进驻。
9月25日上午10时许,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航天科工产业园内,火箭总装中心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各项建设正在全速推进中,预计年内具备投产能力,届时将形成年产20发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带动商业卫星、地面系统、空间信息应用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站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上,现在正更加大胆地干、创新地干。“人才流向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设置研发中心。”网安基地入驻企业,奇安信总裁吴云坤表示,企业此前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研究中心。现在,他们将目光投向武汉,“这里更具备发展的优势。”
伴随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崛起,武汉在生命健康产业基础日益夯实,现正在加大生命健康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已先后引进4位诺贝尔奖得主、21位国内外院士及众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这将为武汉大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 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光谷科技岛建设开始征集方案
2018年,武汉出台《武汉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线图。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借鉴深圳、广州、杭州经验,立足武汉实际,又出台了更具针对性、更有含金量的《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到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在副省级城市前列。
相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为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支撑。2018年6月,坐落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大楼及山洞实验室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武汉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2个,其中“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已建成,“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此外,武汉还正在建设和完善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以此促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早日实现。
近日,备受瞩目的光谷科技岛项目,开始进入建设前的方案征集阶段,而其规划建设范围随之公布。科技岛的规划将充分对标世界领先的科技城,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前沿创新领头雁、光谷科创大走廊的源头区、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和光谷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引擎”,而这也将助推武汉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动力充足
大力发展城乡高效配送
自2016年获批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后,武汉已培育了一批带动性强、联动好、辐射快的示范项目,显著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目前,武汉正在大力发展城乡高效配送,进一步降低商贸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根据目标,到202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将下降到14%以下,重点物流企业设施设备标准化应用率达到90%以上。
2018年,武汉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并于2019年1月正式启动。武汉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及资金扶持政策也随之出台。据统计,2019年1-8月,全市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总票数327万余票,总额为3.59亿元,同比增长335%。随着综试区启动,武汉积极开展招商引贸,跨境电商企业纷纷入驻。
近年来,武汉渐成国际品牌重要首发地和中高端消费目的地。国际广场跻身华中第一的市场地位,并晋级中国高端零售商业第一方阵。楚河汉街、江汉路步行街成为武汉一南一北的商业地标。汉街开街8年,创下单日30万客流、跻身全国步行街人流量纪录前三。江汉路步行街正式启动改造,对标国际一流。百年江汉路将迎来华丽变身。
根据武汉市出台《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到2021年,武汉将成为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打响“武汉购”品牌,同时,通过若干年持续努力,建成立足中部、辐射国内、面向世界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计划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顶级商圈。
江汉路步行街商圈的夜晚流光溢彩,众多市民来此休闲、赏灯、拍照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目标明确
多式联运让交通更便捷畅通
建设国家交往中心,离不开交通的便捷畅通。武汉目前正在推进实施《武汉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陆路交通为骨干贯通欧亚,以水路交通为衔接通江达海,以航空运输为平台直达五大洲,以多式联运为手段,形成大交通、大流通、大物流。武汉的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63条,力争2020年底,天河机场客货通航点总数达到150个,在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内实施天河机场、顺丰机场“客货双枢纽”发展战略。铁路方面,建成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两纵两横两连”十二个方向的高速铁路网络和“一环八向”的货运铁路网络。
武汉航运中心是武汉建设新一线城市的重要载体。近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纲要》已通过专家评审。武汉新港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纲要》充分挖掘大河流域和国家经济地理居中优势,打造内陆性生态化创新性的国际一流航运中心,将建立“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的多式联运网络。武汉新港委负责人介绍说,为加快武汉对外直接贸易,2019年底武汉将开通至日本的集装箱直达航线。到2021年,基本形成中部陆海大通道,成为国际性组织和活动落户中部的首选城市,成为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
中欧班列(武汉)辐射亚欧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最远可直达英国伦敦,实现了湖北与亚欧国家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武汉汉欧国际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快中欧+中俄+中亚三条主干线的运营,开展以干线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依托现有班列经验,对接东西湖公路口岸,开行武汉至中国周边国家的国际集卡直达公路运输线路,推进武汉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黄莹 陈诚 邓志鹏 李佳 王谦 汪文汉 孙珺 李亦中 黄金 黄琪 通讯员李慧 周钢 裴斌 徐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