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37年前老物件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参展的医学器材 供图 同济医院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高钰姗 通讯员 常宇 蔡敏):一个锈迹斑斑的试管架、两个实验室常用的透明三角烧瓶、一个已褪色的红色橡胶洗耳球……9月23日,北京展览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一组看似普通不过的展品让不少人驻足围观,一旁循环播放的视频《中国发现世界首个22A型肺炎双球菌》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参展的医学器材 供图 同济医院
这组偶然被发现的物件,其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22A型肺炎球菌所用的实验器材。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整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卫生行业相关成就时,偶然发现一份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当时卫生部发来贺信的记载。记载中,世界卫生组织感谢中国对了解肺炎双球菌在世界各地的菌型分布及对肺炎双球菌疫苗设计提供的帮助。
肺炎双球菌疫苗设计的新成果,证明了中国医学的实力,展示了中国人对世界卫生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但由于年代太久,除了这一记载,其他资料均无留存。于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立即委托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同济医院寻找当事人,了解详情。
从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墉的讲述中,事情的原委得以显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地关于肺炎双球菌血清型的流行病学资料很少。1981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肺炎双球菌分型协作组,同济医院(原武医二院)等全国20多家大型医院参与此项科研任务。
1982年1月,同济医院检验科46岁的技师雷汉题等三人接受重任,开始收集菌株。过程繁琐,但有所收获,经过8个月的努力,同济医院共分离出四株肺炎双球菌,经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复核后寄送世界卫生组织肺炎双球菌中心进行血清型鉴定。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卫生部发来贺信。随后,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23价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其中就包括了这支由同济医院检验科分离出的22型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同济医院自1900年建院,就围绕临床瓶颈问题探索符合中国人的诊疗标准。为攻克重大疾病贡献“同济智慧”,为提质增效提供“同济方案”,向世界发出“同济声音”是该院创建国际一流医院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