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年累计退耕还林超2000万亩
原标题:我省20年累计退耕还林超2000万亩 年涵养水源达21亿立方米 超180万户农户直接受益
图为:神农架木鱼镇青天袍村,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强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文洁 摄)
森林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9月9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自1999年以来,湖北省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超2000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29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86万亩、封山育林39万亩、巩固成果后续产业基地263万亩,每年产生生态效益价值超700亿元。
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成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的重要措施。1999年至今,多个省份先后启动两轮退耕还林建设工程(1999年至2006年、2014年至今),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湖北省退耕还林自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铺开,工程区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丹江库区及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生态地位重要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国家累计投入超200亿元。
经测算,退耕还林工程使湖北省森林覆盖率增加了7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3000多万立方米,每年通过森林涵养的水源达21亿立方米,固碳释氧1430万吨,生态效益体现在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森林碳汇、净化大气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降低风沙侵蚀等多方面。
退耕还林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是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统计显示,第一轮退耕还林涉及湖北省95个县(市、区),直接惠及171万农户、657万人,通过落实直补政策,退耕农户人均直接政策性增收2861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省33个县(市、区),覆盖大别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幕阜山区等重点贫困地区符合政策的工程县市区,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1万户、37万人,户均增收5575元。
各地还抓住退耕还林有利机遇,发展退耕还林+旅游、退耕还林+特色经济林、退耕还林+林下特色种养等后续产业,引导村民通过直接经营、参与务工、流转林地等方式,增加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调整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一大批特色专业示范村,提升了农村活力。统计显示,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资源、农民收入、生态承载能力“三增”的综合效益。(湖北日报记者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