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医生袁洋3年在西藏创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原标题:3年在西藏创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武汉医生袁洋劳碌奔波在高原上
袁洋(右)与村民们在一起
创建村标准化卫生室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供图
西藏山南市在各村创建标准化卫生室的工作一直在持续。袁洋从2016年进藏后,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协调多方力量,在山南市乃东区47个村,推进创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相比医治病人和扶贫,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3年多来,袁洋在高原上劳碌奔波,为村卫生室选址、跑资金、定标准、立制度、督促考核等等。他与队友们一起,3年完成创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袁洋说,不久的将来,乃东区47个村的卫生室都建好了,管理规范化了,村民们的健康保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为拿下“最难啃的骨头”
脚都跑肿了
创建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袁洋需要做些什么呢?他将创建文件里的各项要求,通知到两镇五乡所有的村后,便逐一去村里协调落实。
根据乃东区的创建标准,一个村卫生室需要12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四间房,有厨房有厕所,条件好的可以配一个小院子。四间房中,一间房当诊室,一间房为配药室,一间当药房,一间为仓库和休息室。上级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按进度配置医疗设备。
除了硬件设施外,袁洋制定出村医培训安排表,轮流到各村去培训村医。
“工作布置下去,有的村落实快,有的村却很麻烦,最难的一个村卫生室‘磨’了两年才动工。”袁洋说。
多颇章乡有一个村,共1000来人,在当地是一个规模大的村。这个村对创建标准化卫生室意见不一,总是推说村里没有地、建卫生室的工作很麻烦等等,工作没有进展。
袁洋与乡长、村长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谈卫生室对村民的好处。一轮下来得好几天,争取了多数村民的支持,但选址又卡住了。
村里要将山脚下路边的一块地用来建卫生室。袁洋跑来一看,发现这个山坡是松动的坡地,有泥石流的风险。村民们又推荐了离村口1000多米远的一块地,袁洋发现距离村庄太远太偏,村民前来看病要走一段路,不方便。
袁洋随后直接提出,希望村头或村里的某个地方建卫生室,并挨家挨户把工作做一遍。就这样,这个最难啃的骨头,折腾了两年,终于确定下来。
袁洋笑着说:“为了创建这个村的卫生室,有一段时间我的脚走了太多的路,真的肿过。”
据了解,袁洋与队友们一起,3年多里,创建了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目前,乃东区47个村,仅剩8个村还没有建起标准化卫生室。
修水库一度断了路
爬两座海拔4300多米山头去授课
建了村卫生室,需要管理、培训和考核。每个季度,袁洋要负责为47个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授课和绩效考核。
距离最远的是亚堆乡亚桑村,距离乃东区人民医院有30多公里,中间还隔着雅砻河。2018年,雅砻河修水库,河中一条便道中断了。
区卫生局或医院的车子过不去,袁洋步行13公里山路,翻过两个海拔4300多米的山头赶去授课。
他赶到亚桑村卫生室时,整个上午就过去了,下午开始培训讲课,检查村医的各项工作台账,察看卫生室医药和设施,然后做记录。
由于山上太冷,袁洋得当天赶回来。一路上,他和同事们走得快。因为夜晚走山路,也许会遇上野兽。那一次,他们胆战心惊地回到了区里。此后,袁洋和援藏队友们又冒险了两次,直到水库修好有了新路。
这些村卫生室中,南边最远的是热木那村,北边最远的是支岗村。这两个村海拔高度超过4000多米,上面很冷。
2019年3月,袁洋下乡去授课和考核,刚回到区里,在微信里收到乃东区工会主席白玛吉宗的信息。白玛吉宗说,她在支岗村驻村,村里夜晚的温度太冷了。接着,袁洋再也联系不上她了。
袁洋觉得不对劲,立即联系上支岗村卫生室的村医,前往看望白玛吉宗,又找到乃东区索珠乡卫生院的院长索朗次登,调来一辆救护车前往救急。果真,白玛吉宗当晚因身体不适,又遭遇寒冷,险些昏迷。就这样,他们一起将她救了回来。(记者柯美学 通讯员陈莉 李洁 实习生朱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