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武汉垃圾分类按下“快进键”

2019-09-06 13:14:34|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前三次功亏一篑 这一次协调推动 武汉垃圾分类按下“快进键”

武汉垃圾分类按下“快进键”

  洪山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小区内设置的垃圾分类宣传点。(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蔡俊 摄)

武汉垃圾分类按下“快进键”

  青山区123街居民精准分类和投放生活垃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饶纯武 摄)

  武汉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2万吨,其中厨余垃圾占38.57%,若能有效分出,焚烧填埋的垃圾会明显减少。作为全国46个先行先试重点城市之一,武汉千余小区正在试行垃圾分类。2019年一季度,武汉排名全国第九,进入垃圾分类先进城市行列。

  1996年、2005年和2008年,武汉曾三次启动生活垃圾分类,都无果而终。继上海、西安之后,武汉将在年内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市民是否掌握了分类技术?如何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厨余垃圾能否就近处理?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了三镇多个试点小区、垃圾转运站、末端处理点以及相关部门。

  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1公斤

  8月28日8时,已落下卷帘门的汉口友谊路固体废弃物转运站,散发出阵阵异味。5辆满载垃圾的电动三轮车和小货车排队等候,占据京汉大道两股车道。“干垃圾、湿垃圾混在一起,肯定会有臭味。”垃圾车司机秦安平说,他在站外已等候一个多小时。

  秦安平说的“湿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

  8时10分,一辆垃圾压缩车匆匆赶回,转运站临街卷帘门缓缓升起,压缩车司机詹才建卸下空载压缩垃圾箱,秦安平等人排队进站倒垃圾:压缩车钩起站内满载垃圾箱,让箱体呈45度角倾斜,污水从箱尾哗啦啦流出。

  “压缩10余吨垃圾,可产生1.5吨污水。”转运站负责人表示,进站生活垃圾往往干湿混合,经压缩处理,再运往填埋场。

  转运站,生活垃圾收运的重要环节。类似的转运站,武汉三镇共有101座。

  汉阳冰糖角垃圾站日处理生活垃圾130吨,居民投诉脏乱臭。该站负责人刘永前说,一车垃圾14.5吨,可挤压出2.5吨污水。

  洪山东方雅园小区南侧垃圾转运站恶臭弥漫,也引发投诉。经查,该站日转运垃圾200多吨,其中100吨在星火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往返车程2.5小时;其余垃圾则运往江夏长山口,往返需要5小时。

  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成分调查显示,该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重量百分比为38.57%。转运时间长,垃圾积压容易产生异味。

  目前,武汉市生活垃圾末端日处理能力1.49万吨,其中餐饮店等公共机构餐厨垃圾800吨,由专业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普通生活垃圾,5个焚烧发电厂处理7500吨,2个填埋场处理3600吨,水泥窑协同处置3000吨。

  “这个规模很大,相当于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1公斤,遇上焚烧发电厂、填埋场设备检修或夏季高峰,可能会出现排队现象。”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组长、高级工程师童永志表示,收集、运输、处理1吨生活垃圾,成本近400元,干湿分开后,湿垃圾就地处理实现减量。

  垃圾分类试点小区1188个

  1996年、2005年和2008年,武汉曾三次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因市民参与度不高、终端处理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都无果而终。

  2013年8月,武汉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东西湖区拉开序幕,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各区按下“快进键”。截至2019年7月31日,武汉18374家单位、389个社区1188个居民小区、482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占全市单位数量34.87%、城区人口28.79%、农村人口26.41%。

  政府主导的生活垃圾分类,谁来入户宣传、现场督导、二次分拣?

  东西湖区博大城市星座小区,2014年7月开始试点。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小区,小区垃圾桶中,可见橘皮、菜根等厨余垃圾。督导员熊兰兰说,如果现场发现居民未分准,她会及时提醒。熊兰兰所在的武汉暄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50个小区近5万户提供服务。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则服务65个小区7.8万户。8月18日下午,该公司在洪山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一期西门举行垃圾分类游戏,吸引不少老人和孩子参与。督导员徐扬说,早晚投放垃圾高峰时段,他会到分类桶旁引导居民分类。

  在汉阳区金地澜菲溪岸小区,四新街探索将物业管家发展成为垃圾分类工作兼职宣传员、督导员,组建垃圾分类分拣员队伍、联络员队伍和环保志愿者队伍,走出一条新路。

  武昌区东亭路钢院小区没有物业公司,5名老年志愿者2016年成立自管会。2018年4月,区城管、街环卫所对他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自管会把居民凝聚起来,垃圾分得井井有条。退休职工宣传、督导新模式在钢院小区诞生。

  据悉,武汉现有专业分类企业、物业公司、退休职工、环卫企业共四类主体,提供垃圾分类服务。其中专业分类企业近百家,覆盖七成试点小区。

  让近三成“局外人”参与进来

  8月9日10时许,汉口航天花园小区北门垃圾集中投放点,102栋住户张先生拎着“大杂烩”垃圾袋走过来。

  “请不要丢,我来教你分!”督导员蔡其香接过垃圾袋,耐心地解释:面条、榨菜属于厨余垃圾,面碗属其他垃圾,榨菜玻璃罐洗净属可回收垃圾。随后,蔡其香将他请进“小区垃圾分类分享群”,“指导垃圾分类,无论居民有多大情绪,我都要耐心解释。”蔡其香说。

  “航天花园小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70%,现进入‘瓶颈期’,遂组建垃圾分类分享群,居民在群中晒出家中垃圾分类图片,可获积分奖励。”江汉区生活垃圾分类专班项目经理朱国军打开多个分享群,可见精准分类的“百桶图”“百袋图”。朱国军说,江汉区21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有2.2万户,当务之急是让近三成“局外人”参与进来。

  8月15日7时30分,青山区123街中心广场垃圾投放点,106门住户陈尚安拧着两个垃圾袋,远远就向社区督导员陈宜珍打招呼,“怎么投?”原来,陈尚安到建始避暑2个月,14日晚才回家,还未办理智慧垃圾分类设备IC卡。“我们都是老街坊,人熟好做工作。”72岁的陈宜珍正与记者交谈时,97门朱师傅拎来一袋厨余垃圾,其中混有餐巾纸,陈宜珍将其夹出来,放进其他垃圾桶,并提醒他下次注意。

  2019年7月下旬,拥有1800多户的居民青山123街,成为武汉第一个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试点小区,投放时间限定在每日6:30-9:00、18:00-21:00,投放点也从以前的30多个缩减至7个。

  55门住户王艳华女士说,“每天投垃圾多走百余米,门前撤桶后没了气味。”青山区城管执法局总工程师王文军介绍,该小区试行定时定点投放后,日产厨余垃圾640公斤,生活垃圾减量18%。未来,该区141个试点小区将全面推行,按每300户居民设置一个定时定点投放点。

  童永志表示,武汉试点小区居民约300万人,日分出厨余垃圾400吨,生活垃圾减量率约为13%。不过,试点小区厨余垃圾分出量有较大提升空间,质量也有待提高;定时、定点投放,可提高宣传、引导、督导效率。

  培养分类习惯 补齐设施短板

  “仅20%分准了,80%垃圾袋需要二次分拣。”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二次分拣员钟绪华感叹。

  “在厨房放两个垃圾桶,丢的时候尽量注意,垃圾分类并不难。”青山123街92门住户贾平说,倒垃圾前再分拣几分钟,习惯了就好。

  垃圾强制分类,武汉正抓紧立法。年底前,《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望出台。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介绍,该市正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近年来,武汉城管举办垃圾分类荣耀家庭评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讲座、轮训等形式,培养一批“会讲、会做、会教、会宣传”的生活垃圾分类教员。建垃圾分类体验馆,聘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在武汉城管官方微信上推出“回收达人”和“垃圾大作战”小游戏,通过更多场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武汉前三次垃圾分类功亏一篑,终端处理设施不足是重要原因。如何补齐设施短板?

  最近3年,武汉各区建设垃圾分类站298座,建成农村易腐垃圾处理设施85座。中心城区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正加紧推进。

  2019年8月,《武汉市湿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导则》出台,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质,将采用好氧工艺生物处理或粉碎、脱水等物理方式处理。2020年底,10个中心城区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将增至100个,厨余垃圾经压缩脱水后焚烧处理现状有望改变。

  2018年5月起,武汉城管聘请第三方对全市各区试点分类进行考核,包括分类容器、分类成效等23项。2019年8月开始抽检各区分出的厨余垃圾,增加分类质量考核项。武汉市城管执法委负责人介绍,2019年底,武汉生活垃圾监管平台将建成,实现前端收集、中端运输、末端处置全链条监管,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在江城落地生根,人人参与共建清洁美丽家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饶纯武 通讯员 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