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政企沟通既要“畅” 更需“实”
原标题:政企沟通既要“畅”,更需“实”——鄂州两家民营企业“欲去终留”的启示
盛夏,鄂州市华容区鸿泰钢铁公司内,搁置两年有余的办公楼改造正在推进中,这是该公司产能置换即将启动的前奏。相距不到50公里的花湖临空产业园里,长江容器高端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响起久违的机器轰鸣。“这两年,一直犹豫要不要搬,现在心终于定了。”经历相同,长江容器董事长曹祥胜与鸿泰钢铁总经理李春华自然有同样感受。他们的态度变化与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无关系。
鸿泰钢铁:
迈出的一只脚收了回来
2003年,福建金盛兰集团收购鄂州市长江轧钢厂,实施异地技术改造,组建鸿泰钢铁公司。
当初,投资方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16年过去,随着交通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企业却动了要搬的念头。“近两年来,受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集团有意整合包括鸿泰在内的中小钢企产能。”李春华表示,多位股东提议“腾笼换鸟”,将公司迁至嘉鱼工业园区。
从2013年起,金盛兰投资75亿元在嘉鱼建工业园,占地3000亩,设备、技术、环保等均按国家最新标准配置,专门生产用于建筑领域的高强钢和特种钢。
一开始,李春华倾向“留下来发展”。他认为,从经营现状和当地工业基础、市场辐射分析,公司留下来更有前景。
为此,鸿泰钢铁制定升级计划:投20亿元打造节能、降耗、环保的绿色钢厂,引进两台国际先进的100吨电弧炉设备,项目建成后将置换150万吨产能。
但这份计划上报审批迟迟没回音。“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更没人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改。”对李春华而言,还有来自董事会的压力。时间一长,他也动了搬的念头。
“自今年春节以后,我们感受大有不同。”李春华说,2月27日到3月3日,鄂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造访3次。经多轮协商,鸿泰方案纳入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计划。
这样的嘘寒问暖,让李春华的心又热了起来。“传统行业并不等同于夕阳行业、落后产能。只要产品做精做专,公司有能力将省内市场销售占比从现在的60%提升至80%。”他直言,政府态度直接影响企业转型的速度。
长江容器:
本土企业享受招商引资政策
2020年下半年,曹祥胜将带着长江容器机械厂的老员工,搬进新厂房。从初闻征地时不舍,到考虑搬迁时犹豫,再到决定留下时坦然,他现在思考更多的是今后如何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曹祥胜带着技术返乡创业,带动当地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快速发展。自1994年起,长江容器先后获设计、制造、安装等国家级资质认证,国内诸多重点工程建设开始出现他们的身影。
由于地处新建鄂州机场所在区域,长江容器占地170亩的老厂区将被征地。消息一传开,周边地市甚至湖北省外城市伸出“橄榄枝”,给出的条件都很优惠。
这个时候,鄂州市、鄂城区、开发区的负责人接连上门,盛情挽留。“新厂建在临空产业园,平台资源丰富。”“工人住安置社区,到新厂上班不到5分钟。”“这里交通方便,一年能节省不少物流成本。”诚恳的劝说,让曹祥胜感到暖心,却仍举棋难定。“说得好听,不如来点实在的。”为了留下好企业,地方政府会议桌上掀起“热议”:给政策,会不会遭质疑?给优惠,谁来拍板?问号的背后,是可能“惹一身腥”的压力。
经反复讨论、斟酌,考虑到长江容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当地政府特批其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包括用地、税费减免、减少报批程序等;花湖开发区上门牵线银企服务,减轻融资压力;在建新厂和拆旧厂的过渡期,政府还派出工作人员协助企业规划调整,不影响正常生产……
政商沟通落到了“实”处,长江容器顺利签约入驻临空产业园。“今年上半年接订单已近2亿元。”曹祥胜表示,鄂州正在建亚洲第一的国际货运机场,这对曾承接多个航站楼钢结构制造的企业而言,正是有利的家门口机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通讯员 郑博)
记者手记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民营企业转型牵动着一方经济。这个时候,政企沟通渠道尤为重要。目前,各级政府均安排干部对接服务企业,也常常邀请企业家参会献策,但这只是解决了“畅”的问题,如何“实”仍有待改进。企业所需服务涉及多方面,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也有不同需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是否真正了解企业的需要?
沟通有深度,服务才有温度,发展才有力度。政府应切实了解企业所需,否则会发生“他要一个苹果,你给一车香蕉”的尴尬。建立既“畅”又“实”的常态化政企互动制度,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这正是鄂州两家民营企业“欲去终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