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村39块标识牌制度牌拆了
“整治效果很明显!”7月15日,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白岩村党支部书记颜红江笑容满面。
他身后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门上,右挂“村党支部委员会”,左挂“村民委员会”。
“以前要挂6块牌子。”颜红江介绍,现在“一横两竖”3块牌子是全县村(社区)的标配。
走进一楼大厅,“咸丰县村级便民服务室”的标识牌映入眼帘,四周环绕着“群众点单、信息直传、干部代办”等服务理念,其余皆是白墙。村级组织服务职责、“网上便民直通车”服务项目等浓缩在一张台卡上,放在两张办公桌前。
从一楼到三楼,10余个办公室门上没挂标识牌,墙上也没有各种制度。只有综合活动室里,保留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标识。
以前,各级有关部门都到村里挂牌办点。挂牌成了一些部门考核“纵向到底”的依据,不挂不行,挂了标识还要挂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方法。
颜红江回忆,最多的时候,所有办公室一共挂了39块标识牌和制度牌,“阶段性工作制度要挂,全年性工作制度更要挂,墙都不够用了。”
在高乐山镇杨柳沟村综合活动室的两面墙上,40余个钉眼“诉说”着挂牌、拆牌的过程。
村支书李建华介绍,受办公场地局限,综合活动室成为了挂牌集中地。以往,各式各样的标识牌、制度牌满墙,五颜六色、拥挤不堪,“就差往天花板上挂了。”
如今按县里统一要求,杨柳沟村拆除了20余块标识牌、制度牌,只保留便民服务指南和村情简介。拆除牌子时,李建华一度心里直打鼓,“能不能拆?拆了会不会又要挂上?考核会不会受影响?”
“不受影响,7月底必须全部拆除到位。”咸丰县委组织部的答复打消了李建华的顾虑。
牌子拆了、减了,为民服务却不能减。咸丰县将16项公共服务事项、2项行政许可、2项行政确认等全部整合至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
自2015年以来,恩施州持续推进村(社区)减负行动,州县乡三级同步集中清理整治组织机构多、制度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工作台账多、承担事务多等“五多”现象。
目前,恩施州统一规定悬挂机构牌子、统一明确上墙内容、统一规范基础台账、统一审批考核创建项目、统一准入服务事项,使村(社区)党组织、村干部从“五多”困境中真正摆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抓党建、抓发展、抓民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馨 通讯员 崔鸿升)
记者手记
减负增效“两手抓”
减形式主义之负,增服务群众之效。
恩施州集中整治“五多”问题,一手抓减负,一手抓增效,在拆除名不副实的牌子同时,有效整合政务资源和功能,开展“一站式”服务,提升为民办事质效,获得群众认可。
减负,是为了让基层干部摆脱“五多”等形式主义,腾出更多精力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增效,则强调提升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只减负,不增效,群众会认为基层干部为官不为;只增效,不减负,基层干部忙于应付,难以为继,最终受损的仍是人民群众利益。
减负和增效“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才能让群众得实惠,让干部有奔头。(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