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留守儿童群舞演绎《击壤歌》
图为:《击壤歌》演出现场。
图为:下台后,孩子们哭了。(视界网游敏摄)
5月21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剧场,由来自湖北乡村留守儿童演绎的群舞《击壤歌》,让人仿佛置身于江汉平原的田间地头,自然淳朴的艺术氛围感染了台下观众。
少儿群舞《击壤歌》是湖北省唯一一件入围群星奖决赛的舞蹈类作品,也是全国21个舞蹈类入围作品中唯一的儿童舞蹈。节目的构思由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推演凝练而来,以古时瓴缶之乐、击壤而歌为灵感进行创作,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通过舞蹈,孩子们时而将观众们带入古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乡村生活场景;时而呈现给观众“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习俗;时而演绎“击壤而歌、嘻水而洢”的童趣生活;时而将观众带入到“击壤而歌、笑颜而溢”的欢快场景。通过朗朗上口的荆州地方童谣旋律和欢快的嬉戏动作,孩子们的童心、童真、童趣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5月16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之后,5月18日至21日《击壤歌》深入上海社区、文化馆、剧院等连演4场,获得上海市民广泛欢迎。虽然演出一场接着一场,但孩子们每一次演出都拿出决赛时的态度,她们都用最高水平要求自己。在每场演出开场前,老师都带着孩子们在后台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据悉,《击壤歌》是由荆州市江陵县乡村一群留守儿童演绎,是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扶贫点的文化扶贫成果。在参演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时,孩子们跳完《击壤歌》,一下台就哭成一片。这支平均年龄最小的群星奖参赛队伍,由23个6岁—10岁的孩子组成,对生活在偏远山村的他们来说,站上全国“群星奖”决赛舞台,这是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据带队老师介绍,这些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不曾因为条件艰苦而消退。2018年寒假,江陵县下了一场大雪,孩子们依旧一天不落地到学校排练,只有大年三十到初三休息了4天,“从完全没有基础,到站上这么大的舞台,孩子们在1年多的排练中积攒的汗水,化成了激动的泪水。”(湖北日报记者别鸣、通讯员邢君成、李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