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7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
图为:干驿镇虾稻共作基地。(视界网邓昭学摄)
走进石家河镇,稻田周边一条条沟渠初具规模。
“地还是这块地,种的东西不同,效益也不同。”村民李太平说,通过合作社,他流转了10亩地,稻田间套养虾苗,传统农田长出优质米、放心虾,赚了近2万元。2018年,他靠着“稻虾共作”脱贫:“市场缺啥,田里长啥,农业才有希望!”
天门市农村农业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3047家,较2018年增加490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全市订单种植面积30万亩,农户12万户。
5月13日上午,汪场镇李胖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李先平动手,将采摘的辣椒装进篮子里,等待过秤。这批辣椒,将运往武汉。“现在正是收获季,人手不够,趁着行情好,能多卖点就多卖点。”
李先平是汪场镇大兴村3组村民,早年在武汉做蔬菜批零生意,有市场经验。2014年,在村委会力邀下,他回到村里,以武汉、广州等地的销售渠道为依托,带领村民订单种植辣椒、青茄等蔬菜。
2015年,李先平牵头成立李胖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大兴村流转土地500亩,建起100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薄皮青椒。“这个品种皮薄、口感好,货架期长,在市场上比较畅销。”他说。
李先平介绍,薄皮青椒一年可种植两季,从5月开始销售,可一直持续到年底,价格比普通青椒高3角至5角。2018年,合作社创收500多万元,亩均产出在1万元以上。
大兴村是2014年市级重点贫困村,以前,村民大多以传统种植为主,村级产业一片空白。李先平回村后,成功带动村级产业发展。2017年,大兴村摘掉“贫困帽”。眼下,合作社每天都有30余人务工,其中有10户贫困户。
上接市场需求,下传农户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成为推动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
在蒋湖农场,以天丰惠农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当地2万多户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从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变成了“供求关系”,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力。
在张港镇,以鑫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销售企业,对接1.8万户菜农通过冷链物流,成功将张港花菜远销到全国各地,张港花菜成为地方产业支柱。
作为全国酱菜行业龙头企业,红日子公司在天西地区发展蔬菜订单种植面积10万亩,辐射种植面积30万亩至50万亩,让农户不再为销售发愁。
市场引领,龙头带动,在天门,“天西蔬菜”“天东虾稻”“丘陵林果”的高效农业板块正缤纷隆起,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付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