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四点半学校”成校外乐园
4月16日下午4时45分,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四点半学校”,8岁的罗俊驰背着书包、一路小跑,第一个到达这里。“他经常第一个到,是我们的‘铁杆粉丝’。”熊建新手拿签到簿,边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边走到罗俊驰身边,帮他解下书包。
不是社区干部,也不是普通志愿者,熊建新是共青团青山区委派驻青和居社区“四点半学校”的专业社工。
孩子放学后有人管
黄蓝相间的多边形课桌、淡蓝色的天花板、卡通风格的墙纸……青和居“四点半学校”,是很多孩子放学后的乐园。
百余平方米的长方形教室,被精心布置成三个功能区域:供综合活动的教学区、可沉浸式阅读的沙发区、烘焙蛋糕的手工区。此外,各种玩具一应俱全,可以看书,可以画画,也可以玩积木。
“我跑过来,只要几分钟。”罗俊驰家住青和居社区,在桥头小学读二年级,学校与社区距离四五百米。
在熊建新辅导下,罗俊驰用约10分钟,做完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合上作业本,他来到靠墙的书架边,熟练地抽出一本《米小圈脑筋急转弯》。
“我最喜欢看这个,也喜欢玩魔方,下五子棋。”罗俊驰大方地说,从2018年下学期开始,自己每天放学都来。
罗俊驰的爸爸妈妈都在工厂上班,工作日经常加班,多是八九点回家。除了父母,罗俊驰家里还有奶奶,但奶奶年纪大,没读什么书,无法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
“既省心,还省钱。”罗俊驰的爸爸罗辉说,儿子一年级时,他每月花500元在外面报托管班。但由于缺乏监督,儿子跟其他孩子光顾着玩,每天家庭作业都没法完成。进社区“四点半学校”后,罗俊驰在老师的辅导下,家庭作业及时完成,学习习惯也好了很多。最近一次语文考试,考了95分的好成绩。
青和居与周边的青宜居、青康居一起,构成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改回迁小区。对罗辉这样的家庭来说,孩子放学后如何放心托管曾是一大难题。
据了解,青和居“四点半学校”能承接钢城四小、桥头小学和钢城二中3所学校的学生。整个工人村街6岁至14岁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免费来“四点半学校”。
从“被动进”到“主动来”
遍布三镇的社区“四点半学校”,发源青山区,但并非青和居首创。
2005年,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喜欢进网吧的问题,青山区钢花村街119社区党组织建立了一支由社区“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组建的“未成年人教育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除了定时巡查社区周围的网吧,把上网的孩子找出来,还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免费子女托管和课业辅导。
场地和服务逐渐走上正轨后,“四点半学校”的概念应运而生,青山区也开始在全区推广“119(社区)经验”。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还纷纷报道119(社区)经验,引发全国关注和学习。
4月20日,记者来到“发源地”119社区,“四点半学校”周末课堂上,一场“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吸引10余名小孩子主动前来。
“以前坐在这里的是‘被动进’的,现在全都是‘主动来’的。”119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玲莉说,近年来,在团区委牵头协调下,各方资源被整合,特别是引入社工服务,“四点半学校”由单一的托管职能提升为集人格塑造、意识培养、法治教育、道德培育为一体的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周末带孩子来这里打卡的越来越多”。
目前,青山区“四点半学校”年开展课程10000场次,服务学生20多万人次。
引入更多社工参与管理
与罗俊驰不同,不到4岁的小女孩杨佳丽还在上幼儿园小班。当日,她一走进社区“四点半学校”,就拿起彩笔在白板上写上“1、2、3”几个数字,虽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动作麻利。写完数字,她又主动凑到罗俊驰面前,显得十分活泼。
杨佳丽是妈妈林女士带过去的。林女士说,女儿此前很内向,到3岁还不怎么开口说话。
哑巴,或者智力、心理发育障碍?2018年底,她带女儿到几家大医院检查,医生说那些担心都多余,可能是缺少一个丰富的语言诱导环境。2019年初,林女士无意当中带女儿到“四点半学校”,“女儿来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在社工引导下,她很愿意跟其他孩子接触,开口吐字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119社区“四点半学校”,8岁的梁益明几乎每个周末都来。在那里,心理健康、法治文明等系列活动课程生动有趣,让他大开眼界。
“一开始他基本不怎么开口,现在好了很多,开始跟其他孩子互动。”社工张咏梅说。
社工,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社工成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青山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场之外,‘四点半学校’相当于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搭起了一座安全桥。2019年,该区继续强化“红色引擎共同创造”,根据小学分布等客观情况将“四点半学校”由67家整合为23家,并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到年底实现社工进街道“四点半学校”全覆盖,全面对接3.2万名6岁至14岁青少年,让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夏中华通讯员曹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