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齐亮相 健博会成大健康科技前沿舞台
大健康博览会上高精尖设备引围观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随着健博会的召开,大批行业名企加速布局武汉。质子治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智慧物联网、人工智能中心……一批高、精、尖医药科技前沿技术和产品争相进驻武汉。
据了解,在生物技术方面,武汉成果惊人,武汉的生物技术诞生了植物提取人血清白蛋白、体外控制胶囊内镜、热层析成像、小口径仿生人造血管、肺动脉带瓣管道等世界级原创成果。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
精准杀死癌细胞无需住院
用直径20米的巨大粒子加速器,每发将10亿个肉眼无法看见的碳离子,以每秒21万公里的速度打入病人体内,可以杀死深达30厘米的癌细胞。
4月9日,在健博会A2馆,由国科离子公司展出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引来许多观众围观。
“碳离子可以将癌细胞DNA分子的双键打断,使其难以修复,肿瘤便不会再复发。”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主任肖国青介绍。
据悉,重离子射线被称为“放疗4.0”,是目前公认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方法。“X射线、光子射线等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把正常细胞也连带杀死,而重离子射线是穿甲弹,可以精准杀伤癌细胞,对沿途和周边健康组织的损伤较小。”肖国青解释。
比起手术治疗,重离子射线治疗可以无创,不流血,病人甚至无需住院治疗。“日本已有6台类似设备。”肖国青说。这台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不但价格和维护费用比进口产品低,而且扫描模式、治疗头布局更加合理和多样化。
目前,这一“国之重器”已签约落户武汉开发区,将建设重离子医院,未来将为肿瘤患者造福。据介绍,重离子可以治疗除血液肿瘤之外的各种肿瘤,一般治疗每天一次。根据癌症类型和大小,确定一次或分几次到十次左右治疗。治疗时,没有疼痛等感觉。治疗后,癌细胞会自己死亡,并被吸收。目前,治疗费用要比传统放疗更高,估计在十几万元和20万元之间,但比起国际同类医疗,要便宜得多。(长江日报记者康鹏 通讯员张敏)
诊立得
新型CT扫描完就能获诊断信息
4月9日,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举行新品发布会,西门子SOMATOM go. Top新型未来CT、静脉麻醉药瑞马唑仑和口服靶向抗肿瘤药吡咯替尼正式亮相。
发布会上,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代表企业,分别发布各自的全新产品。SOMATOM go. Top新型未来CT采用集成化的诊断平台,不仅能迅速完成扫描,同时进行智能化前处理,CT设备扫描完就能获得相应诊断信息,达到“诊立得”的效果,从而为脑卒中和胸痛等急症患者赢得关键的黄金时间。据介绍,新款产品提升了诊疗精准性和工作效率,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提升CT检查报告质量,未来可运用于临床诊断和身体检查等范围。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恒瑞自主研发的1.1类创新药,用于患者的静脉麻醉,目前已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优先审评程序,预计在今年7月上市。乳腺癌抗癌新药吡咯替尼是恒瑞自主研发的1.1类EGFR/Her2抑制剂,显著提升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去年8月获得国家优先审批上市。
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市场医学总监时波介绍,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用于无痛胃肠镜等诊疗镇静,还有极大潜力应用在全身麻醉、ICU镇静、区域阻滞的辅助镇静,对于推进舒适化诊疗工作具有社会意义。(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胡冬冬)
5G+VR
带你进实验室看“试管婴儿”诞生
9日,健博会医疗科技馆,一场特别的直播正在进行。体验者带上VR眼镜,便立即置身于20公里开外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实验室,目睹试管婴儿诞生的过程。
长江日报记者戴上这副基于5G技术设计的VR眼镜,眼前出现的是中南医院门诊六楼生殖医学中心实验室,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通过工作台上的电脑显示屏,可清楚地看到精子注入卵子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通过视频连线,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马玲详细介绍了“试管婴儿”的操作方法。胚胎培养箱是生殖中心实验室的核心设备之一,可以模拟人体的环境。打开培养箱,里面像冰箱隔层一样分成多个“单间”,每一层隔板上放着几个透明玻璃皿。这些“单间”就像人造子宫,合成好的胚胎就存放在这里,待时机成熟送到妈妈的子宫孕育。
马玲介绍,即使生殖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可以随便进入实验室,但在5G技术的支持下,市民“进入”实验室观摩则成为现实,科技为我们长出了“千里眼”。(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通讯员高翔)
仿生人造血管
武汉首创,血管永久不再老化
将病变或老化的血管取下来,换上三层仿生人造血管,血管再也不会坏了。9日,在健博会生物医药馆,这种仿生人造血管的生物材料技术引人注目。
这个生物医疗项目由武汉光谷生物城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该项目主管李哲说, 这种人造血管生物材料是全球首创,是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目前,这种材料在所有人造血管中组织排异反应最小,抗凝血效果比玻璃还要好,永久不再老化或变坏。
三层仿生人造血管项目在2017年、2018年期间,连续两年获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它主要瞄准小口径血管、骨、软骨等人体结构组织工程构建技术与产品研发。该项目由杨森生物牵头,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长江日报记者柯美学)
服药远程督导系统
“药吃了没”医生第一时间掌握
结核病服药周期较长,患者吃吃停停很容易导致耐多药结核的出现,使治疗更加棘手。不过,随着服药远程督导系统的启用,这一问题已成为过去。9日在医疗科技馆,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重点展示了这一网络黑科技。
该院副院长赵俊介绍,这套服药远程督导系统去年启用,目前已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患者只需关注医院微信公号,即可通过“服药督导”进入小程序,开启手机摄像功能,拍摄服药短视频后自动传输到医院后台。若患者需要在每天中午12时服药,到下午4时医生还没有收到患者的服药信息,则会立即打电话提醒。(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通讯员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