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住院在社区 检查“直通”医院 武汉首个“联合病房”试运行

2019-03-06 11:52:42|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住院在社区 检查“直通”医院 武汉首个“联合病房”试运行

  3月5日从武汉市江岸区卫计委获悉,全市首个“联合病房”在江岸区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该病房由武汉市中心医院与劳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设立,将深入推进分级诊疗。

  当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联合病房”探访,看到该病房共有33张病床,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病房区域。由于尚处于试运行阶段,病房还未挂牌。

  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江说:“联合病房”在业务上归武汉市中心医院管理,在行政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目前,武汉市中心医院派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常驻“联合病房”办公、查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派出2名社区医生和7名护士参与病房工作。

  据介绍,以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设备有限,通常只能做DR胸片、B超、心电图等常规检查,这是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对患者“吸附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住院在社区 检查“直通”医院 武汉首个“联合病房”试运行

  “联合病房”成立后,武汉市中心医院已与劳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通信息壁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可登陆武汉市中心医院“云门诊”系统,为患者开检查单。这意味着,只要是武汉市中心医院能做的检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能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开具检查单后,患者只需凭收到的预约短信,即可按时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检查,检查结果均由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出具。

  “虽然正处于试运行期间,但‘联合病房’已吸引了6位患者入住。”江岸区卫计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联合病房”是江岸区卫计委落实武汉市委“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部署,整合辖区资源,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的全新探索。江岸区将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共同努力,进一步理顺各项机制,助推”联合病房”成为医疗资源下沉的新平台。(湖北日报记者王成龙、通讯员祝丽芳、刘怡蓉)

  链接>>

  “联合病房”合出什么

  蒋梅芬的“住院账本”

  3月5日,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病房”内,86岁的蒋梅芬刚接受完医生查房,见记者前来,难掩喜悦:“再过两三天就能出院了。”

  蒋梅芬家住劳动社区,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不久前,她突然感到咳痰严重且血糖升高,赶紧来到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被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当即被收住院。

  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这个“老毛病”,蒋梅芬每年冬天都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住几天院。而这回“阴差阳错”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则让她有了全新的体验。

  蒋梅芬没想到,在“联合病房”能遇到“老熟人”:管床医生竟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段晓宇。这让她心里的疑虑打消了一大半。段晓宇为蒋梅芬开了心电图、胸片和抽血等基本检查,心电图和胸片检查,直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抽血则由社区医生取样后,送至武汉市中心医院化验,检查结果均由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出具。

  就医体验也比以前好了一大截。蒋梅芬由于年龄大、腿脚不便,以前每次去大医院住院,光门诊排号就要半天,住院还经常没有床位。而这回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住的是两人间,从家来病房,也仅需步行10分钟。

  更让蒋梅芬满意的是费用。她算了笔账:“在三甲医院,住院门槛费要800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门槛费仅需200元。此外,各项检查医疗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远比大医院更低。我这回住院,预计仅花400元左右,比以前动辄2500元的住院费用,便宜了六分之五。”

  合资源,更要合理念

  作为首批进驻“联合病房”的医护人员,段晓宇对社区这一全新的工作环境,有新的思考。

  “随着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搬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伴随着硬件升级,基层的医疗理念也应同步升级。”段晓宇举例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不重视早交班制度,所谓的“交班”,通常是两位医生之间的临时叮嘱,而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每天早晨,所有的医生护士会聚在一起,交流前一天病房的情况以及重点病患。

  来到“联合病房”后,段晓宇将早交班制度移植过来,并建立交班本、质控本、疑难病历讨论本、死亡记录本、学习本等“五大本”,鼓励基层医护人员定期学习,进行病例讨论。

  来自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和七名护士,也全程跟着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跟班学习”。

  “不少居民,在得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时,才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旦病情稍微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医生自己没底气、患者也没信心,只能挤到大医院就诊。”段晓宇认为,“联合病房”解决了这一痛点。

  行稳致远,应追求“双向反馈”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博导谭晓东分析,“联合病房”整合、重构了江岸区的医疗资源是医联体、医共体的全新尝试,值得关注。

  他认为,“联合病房”创造了三赢局面:一方面,老百姓就医的可及性明显提升,尤其是社区常见病、慢性病老人,无需再到大医院长时间排队就诊,不仅更容易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接受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大医院的资源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得以大幅提升,有助于塑造社区医疗的口碑;最后,大医院借助社区将医疗关口前移,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美誉度。

  谭晓东建议,围绕“联合病房”的试水,武汉市中心医院和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尽快建立派驻医护人员的劳动补偿制度,从根本上激发医护人员下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联合病房”切忌仅仅追求大医院医疗资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向下沉。武汉市中心医院要找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探索出“资源下沉、收益反馈”的双向机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祝丽芳 刘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