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开林: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变成现实
原标题:从艰难求学到带出脱贫“明星村” 孙开林代表: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变成现实
图为:尧治河村小,孩子们在欢快地跳长绳。(资料图片)
编者按
峥嵘七十载,沧桑巨变。奋进七十年,与国同梦。
他们是见证者,更是奋斗者;他们是梦想家,更是追梦人。
代表委员眼里的70年,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故事?全国两会期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聆听他们与共和国共成长的故事,敬请关注。
上世纪50年代,童年的孙开林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裤子。
70年,恍若穿越时光隧道,新生活扑面而来。
3月2日,赴京的高铁上,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掏出一部新款华为手机,翻看云盘中存储的老照片,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他和尧治河的故事。
尧治河村位于襄阳、十堰、神农架三地交界处,海拔1700多米。
上世纪70年代,村里孩子小学毕业后大多在家务农,少年孙开林却在父亲的激励下立志求学。
中学在山外的马桥镇,要翻越3座山,走过2条沟。早晨6点,孙开林就穿上草鞋,摸黑出门,一直到9点半,才能赶到学校。下午4点半放学,回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脚被磨出了血泡,涂点草药,继续走,等长出了老茧,就没那么疼了。”孙开林回忆,那时,学校没有午饭,早晨在书包里装一个玉米面馒头,就是一天的伙食。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沉寂的大山,已担任民办教师的孙开林坐不住了。“山里有磷矿,就因为不通路,矿石卖不出去,我们才受穷受苦。”孙开林放弃“民转公”的机会,担任村支书,立志征服贫困。
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钱从何来?他横下一条心,拿出家里攒了多年、准备盖房子的4000元,又贷款3000元,凑齐了启动资金。
修路不易,架电更难。孙开林带领15名壮汉组成尖刀班,奋战183天,埋下554根电杆,架通了131公里电线。1992年除夕前夜,尧治河村终于通电了。
路通了,电来了,山货卖出去了,尧治河村发展进入快车道。1998年,一跃成为保康“首富村”。“那年,村民住进了别墅,家家户户装上了电话,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变成了现实。”孙开林说,尧治河的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山高路远的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03年,孙开林受邀到清华大学演讲,尧治河模式成为学界研究的样本。“矿有开完的一天,吃祖宗的饭要想着子孙的碗。”进入21世纪,尧治河在孙开林的带领下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建水电站,上马磷酸盐精加工生产线,开发旅游景区,建设磷矿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2018年,全村20多家企业,生产总值达32亿元。
走向富裕的尧治河村把更多资金投向了教育,“少年求学的艰难,在我心里始终挥之不去。”孙开林说,2013年以来,村里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多次改扩建村小学。同时,还对考取高中、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分别给予4000元到1万元的补贴。“花园式教学楼、电子教学设备,寝室空调热水一应俱全,学生吃住费用全免。”说起如今村小学的教育条件,孙开林的语气轻快起来,“那些苦难求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