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创新的火花四溅——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走笔
几年前,对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有人并不看好,曾开玩笑说:“一个乡镇工业园,里面都是一些机械加工企业,像火花四溅的铁匠铺。”“现在,你到六里坪工业园看看,四处飞溅的都是创新的火花。”2月初,丹江口市委常委、六里坪镇党委书记宋勇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技术创新无处不在
记者来到工业园赛弗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该公司(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有3个重点实验室,注册有4家科技公司,已引进博士、教授15人,拥有专利11项。
现在的汽车发动机散热,启动风扇靠温控,通过温度感应,启停风扇,有5秒至10秒感应过程。相比于温控风扇,赛弗思的专利产品电控硅油风扇,通过一个软件,将风扇电子控制系统与发动机电子系统连在一起,发动机CPU对发动机运行实时监控。这一技术让发动机性能更优良,可提高发动机寿命,有节能功效。仅这项产品就有9项专利,企业已成为这项汽车行业标准制定者。目前,产品为一汽和东风猛士供货。
企业还有1项发明专利,即无障碍伸缩缝,可广泛用于公路桥梁伸缩缝连接处。此技术已在四川绵九高速和湖南衡阳湘江大桥上运用。目前,企业正将此技术努力升级为国家标准。
走进另一家企业华冠车桥,其专利产品车桥整体壳体,重量轻、经久耐用。目前,车桥壳体行业标准是60万次为合格,而华冠生产的整体壳体,在襄阳试车场跑到90万次仍没断裂。该企业于2017年底引进,2018年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目前正满负荷生产,可年创产值2亿多元。“工业园引进大小企业260多家,2019年计划产值冲刺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74家,一些小微企业,科技含量很高,都是带着专利进园的。”工业园办公室主任王少文介绍。
园区管理创新不断
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工业园划出一块400多亩的地方,作为热处理工业园,把分散在集镇居民区的热处理企业,全部集中于此。由园区统一进行粉尘治理和污水处理;与居民隔离后,对老百姓无影响,企业可安心生产。
企业集聚后抱团发展。如瑞虎科技生产差速器、减速器总成,自己干不过来,就把一些配件产品扩散给同园的吉康公司生产。
工业园工作人员王超介绍,下一步,管委会将组织8家企业联合,成立一家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外接订单后,回来按产能分配生产。这些企业主要生产车桥、车架及铸造件的热处理产品,企业抱团购买废旧钢铁、黑砂等原材料。
记者采访瑞锦重卡零部件公司,企业刚完成技改,行走在差速器铸造车间,看不到一粒黑砂。公司董事长朱秋莲说,新上的铸造定压生产线,只需2名工人操作电脑,投入2亿多元技改,安装40多台先进设备,使傻大黑粗的铸造企业跨入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制造行列,在行业内第一个将汽车减速器铸造、加工、总成全产业链集中到一个园区、一家企业,大大降低了物流和管理成本。
朱秋莲介绍,她正在设计分配制度的创新体系,把企业作为职工的创富平台。
热处理工业园、锻造冲压工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5000多亩的工业园里,园中有园。
工业园区企业,都不建办公楼,办公场所由管委会统一提供,全集中在管委员办公楼里办公;园区有数千产业工人,大部分是周边居民,企业不建食堂,不建职工宿舍,都由管委会集中解决,使企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生产经营上,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工业园涌现新业态
在六里坪工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新落成一家企业——中教智康英达大厨房(丹江口)有限责任公司。
走进企业,地上一尘不染,生产线崭新锃亮。公司总经理傅刚说:“你看看,这口锅够大吧?买这口锅花了80多万元。整个中央厨房和生产线设备投资三四千万元。”“企业新在哪里?”记者有些疑惑。“只需2人操作,生产线可源源不断生产米饭。”
这是一个新业态,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外卖、配餐市场需要而诞生的企业,目前,试运行主要对象以中小学校的学生为主。“传统中餐,不同的人做饭菜,标准不同,用料不同,工艺不同,味道不同。而这家中央厨房,让中餐实现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食材、原料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傅刚还介绍,中央厨房投产后,将为全镇及附近中小学配餐,包括工业园区职工就餐。有了它,工业园区企业和镇里的中小学校,只设餐厅,不设食堂。
中央厨房将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配餐。如中小学生配餐,多采用补钙食材,产业工人以热量高的食物为主,而对医院病人配餐,则根据需要,或软饭流质,或低糖低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中朝 通讯员 陈华平 张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