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团队深入湖北就“中国标准2035”展开调研
原标题:一个高规格的团队深入湖北,就"中国标准2035"展开调研
2月22日,湖北迎来一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领衔的高规格调研团。该调研团透露一个信息:我国正围绕“中国标准2035”项目广泛征求意见,将在产业、生态、治理等多领域制定中国标准,并将此项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标准,被视为“世界通用语言”。大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小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用行,都与标准有关。“中国标准2035”项目组专家张钢透露,该项目于去年正式启动,立足标准化发展实际,瞄准标准化建设支撑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完善中国标准体系建设。
10%到90%的逆转
为什么来湖北?项目组表示,因为湖北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所言非虚。从数量而言,截至目前,湖北累计主导参与国际标准69项,国家标准3311项,行业标准5571项;从质量来看,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20项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这些数据在全国都很有说服力。”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业务工作组负责人许钦祥表示,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意味着湖北标准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湖北的产业、产品也随之走向世界。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卢飞星,国际电工委员会技术专家。他介绍,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已有5年时间,近两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华工激光有2项产品类国际标准。
以光纤激光器为例,作为制造领域的核心单元部件,以前受制造强国的标准准入限制,市场被垄断,华工激光在市场开拓上“寸步难行”。而华工激光有了自己产品的国际标准后,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由原来的10%激增为现在的90%,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多国。
近年来,在中冶南方、中建三局等高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同时,湖北推动柑橘、钢琴、茶叶、小龙虾等特色产品搭乘汉新欧班列走出湖北、走向世界,其中艾叶标准成为湖北推出的第一个中草药国际标准,蕲艾品牌价值也从2016年的43.84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81.57亿元。
此外,在生态标准方面,湖北省发布实施《汉江中下游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总磷、石油类、总汞等16种水污染物最高排放浓度均严于现行国家标准,占流域排污量80%的行业及企业将会受到有效控制。
差一张“门票”
成绩虽然有,但实实在在的差距让人异常清醒。
许钦祥表示,中国是中药文化发源地,但在产业发展上却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究其原因,标准化是绕不开的话题。当中国还停留在依靠感官评判标准时,日本、韩国已经对中药产业制定了完善的标准体系,覆盖从原料种植、采购到深加工全产业链。
中铁大桥局相关负责人发现,在布局“一带一路”项目时,所到国家用的都是英标、法标等国际标准,在很多领域中国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很弱,中国要更为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还差一张“门票”。
相关专家指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国参与国际标准体系的治理就是要以标准的互通互联消除贸易壁垒,使中国标准被全球广为认同。“反观国内,都说标准很重要,但实际中却没看出来。”该负责人表示,相对于研发,标准应该更重要,研发涉及的只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项目,而标准适用于整个行业或领域。他举例说,我们经常听说一家公司、一家单位为研发投入成百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却极少听说谁投入巨资用来制定标准。“标准制定动力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武汉光谷联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建设需要巨额投入,对企业而言,虽然制定标准有利于企业掌握话语权,但更多只是产品标准,很难以一己之力构建行业标准体系,将标准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在眉睫。
多一些湖北智慧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邹贤启表示,湖北将突出政策支持,加大标准化扶持激励力度。明确每年培训1万名企业标准化工作技术骨干,对主导国际、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企业分别给予重奖。
可喜的是,各地已纷纷细化奖励政策。在武汉,主导和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机构,将分别获奖50万元、30万元、10万元;东湖高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主导和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机构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有力地调动了企业、行业、部门开展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在国际标准战略合作方面,实施以标准联通“一带一路”湖北行动计划,建立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英国标准协会、法国标准协会、欧盟标准化机构驻华办事处签订合作协议,对标国际标准,加快湖北标准走出去。据透露,湖北省正着手筹建国家对象标识符(OID)湖北分中心,已获权威机构授牌,成为中部物联信息与国际接轨的唯一身份证,让所有标识对象通过“湖北节点”联通世界。“湖北将努力促使标准化建设成为全民行动,以理念认同促进实践认同,以标准化战略的深化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邹贤启表示,湖北将全力为中国标准2035贡献智慧和实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茜 通讯员王竟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