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武汉十年诞生一座国家级生物城

2019-02-26 11:31:31|来源:武汉晚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光谷生物城聚各类生物企业2000多家 4000多个新药在研 武汉十年诞生一座国家级生物城

武汉十年诞生一座国家级生物城

  “我们将加强与医院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方面的合作,造福更多患者”,2月20日,面对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企业尽早实现药品上市的期待,光谷生物城企业波睿达生物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同存,表达出了强烈信心。如今,张同存的团队与光谷同济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已完成近400例的临床。而9年前,这位武汉科技大学的教授,还在实验室里做着上万次的细胞试验。在光谷生物城,像张同存这样的追梦学者还有不少,他们以自己的坚定和执着,在一片转化沃土上,引领着一批技术成果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十年时间,一座国家级生物城蓬勃而起。

  找钱

  2000万元起步经费助“稻米变血”走出实验室

  2018年年底,光谷生物城企业武汉禾元生物的人纤连蛋白OsrFN产品上市。这是其创始人杨代常“稻米变血”成果的又一应用。

  “人血清白蛋白”是治疗烧伤、肝硬化等疾病的“黄金救命药”。过去只能从血浆中提取,武大生科院教授杨代常的一项成果却能让它从水稻中“长”出来。“一亩水稻可以产生的人血清白蛋白相当于300人每人平均献200毫升血的产量。”

  这个令人惊艳的科研成果转化却历经坎坷,直到杨代常团队以“首席科学家+团队+项目+经费+成果+企业”的形式入驻由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华中农大等共同组建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后才得以真正转化。

  杨代常坦言,正是依托研究院提供的300多平方米实验室、2000万元项目经费及量身定制的年度发展规划,才让他多年的心血终于离开了实验室,成为面向海内外的热销产品。

  企业度过最初的研发期,成为细分领域的“潜力股”后,融资需求分外强烈。光谷生物城又从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上市融资等方面重点帮扶,为其提供“股权+债权+上市”为主体的全方位金融服务。记者在走访中还获知,光谷生物城搭建的投融资和孵化平台,曾帮助企业从国开行获得千万元的专利质押贷款。

  不光找钱,还省钱。包括华农院士陈焕春领衔的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不少光谷企业在转让技术时享受了减免所得税政策。

  找人

  同济校友企业共享千家亿元渠道资源

  “在美国没机会见到您,没想在这里碰到”,在光谷生物城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里,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刘天罡,巧遇久闻其名的美国癌症研究中心教授董晨,他感到十分意外。

  此次邂逅,注定是偶然中的必然。

  他俩同时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这一创新平台所吸引。该院配备着国内功能最先进、设备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了包括邓子新、卓仁禧等10余位院士在内的海内外高端人才130多人,累计创办企业120余家。在这里,“找人”很容易。

  光谷生物城初创型中小企业占到了九成左右,资源共享、上下互动、抱团壮大,才能成为产业集群。光谷生物城主办了上百期“生物创赢汇”活动,帮助园区内企业整合资源。

  学者型商人陈莉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还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进行过博士后研究。她回国创立的明德生物,2018年已上市。2018年,这家企业,投资了园区内的另一家迈德科技。这家企业的创始人陈凯也是同济毕业的高材生。“向基层医院推广慢病管理方案时,首要帮他们提升临床生化检查效率,明德是国内即时检验龙头企业,而迈德有全国近两万名内分泌代谢病医生用户及上千家医院的渠道资源,形成双赢。”

  在园区内,像这样“找人”“找资源”的故事还有很多,拿着技术,生物医药企业要想开发慢性病诊疗器械或耗材,在最近的生物城器械园就能找到代工企业;需要生产均衡膳食产品,可以去农业园找到优质原材料。

  找市场

  “全球首个”专利在同济开展临床试验

  2018年,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张同存、顾潮江获全球首个“应用CAR-T免疫细胞治疗艾滋病”的发明专利授权。该企业已在生物城内开建厂房,研发空间也突破上千平方米。

  而在三年前,两人初创仅一年的该企业,捉襟见肘,进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首席科学家+团队+经费+成果+企业”模式孵化后,很快在园区内获得700平方米场地,并获支持使用平台内大型检测仪器。

  一年后,企业即申报了一类新药,研究院还帮助张同存准备3551人才预答辩,后者成为光谷第九批3551创业人才,并获光谷生物城上千万元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经政府搭桥,他们还与隔条马路的光谷同济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

  不光帮企业找钱、找人,还帮企业找市场。为推进武汉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耗材、药品在本地率先使用,2018年下半年,百名医院院长走进光谷生物城,安翰光电等10家光谷生物城企业进行了“路演”。目前,安翰正与武汉市第八医院暨武汉市肛肠医院展开洽谈合作。

  “光谷生物城大量企业还处于研发期,需要一个稳定的孵化环境。”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钱德平介绍,从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新药开发的每个环节,生物城均有平台提供服务。以政策链、基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五链”并驾护航,重点打造生物产业研发创新体系和总部聚集区,抢占生物产业发展的“滩头”。

  经过10年建设,光谷生物城目前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2000多家,吸引了6万多人就业。2018年,光谷生物产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是仅次于光电子信息的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4位诺贝尔奖得主、27位院士和537个高层次生物人才团队,为光谷生物城源源不断释放出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光谷生物城有4000多个新药在研,其中26个重磅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记者李佳 通讯员田瑶林)

  大事记

  2007年6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08年11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奠基开工

  2010年,华大基因签约入驻光谷生物城,同年,辉瑞武汉研发中心成立,入驻生物创新园,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落成,38个项目团队入驻。

  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赛默飞世尔项目入驻。

  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霍尼韦尔项目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入驻。

  2014年,全球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模块化大分子药物工厂——喜康单克隆抗体项目在生物医药园开建。

  2015年,位于医学健康园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启用。

  2016年,光谷生物城智慧健康园、生命健康园挂牌成立。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总部在光谷生物城揭牌

  2018年,光谷生物城第一家本土培育的A股上市企业——明德生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