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和远方”走到一起——培育荆楚文旅融合新业态
图为:“姊妹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黄璐(左)采访湖北省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雷文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2018年4月,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2018年11月16日,新组建的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当“诗和远方”走到一起,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月16日,湖北日报“姊妹花跑两会”报道组采访了湖北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雷文洁。
旅游推广促荆楚文化传播
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璀璨的荆楚文化与旅游融合,将催生新业态,焕发新生机,带来新机遇。”雷文洁说,湖北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通过抓转化,将把全省文物、非遗、演艺、文创等文化资源变成旅游资源,把文化产品变成旅游产品;通过抓提升,赋予现有景点、景区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质;通过抓创新,打造一批新的荆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推动文物“活起来”。将各类文物资源要素纳入湖北省文化旅游信息数据平台并有效整合,为多规合一的编制实施、文旅资源的统筹保护利用、文物景点的宣传推介等提供基础。发挥全省文博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和国家智慧文博新融合产业基地的作用,深度参与“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培育形成体现荆楚特色的文化创意类旅游纪念品。
同时,加快形成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合力,更好地展示湖北形象,彰显荆楚文化影响力。雷文洁介绍,2019年,该厅将加大境内外旅游宣传推广,促进荆楚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保护利用好荆楚文化遗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万里茶道”、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遗。
如何做好荆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雷文洁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发荆楚文化遗产传承的活力。
雷文洁介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大力实施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从2019年到2023年,用5年时间,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荆楚名人”等主题,建成开放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不少于20个,使大遗址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南方示范区。
开发“楚文化游”“三国文化游”“红色荆楚游”等荆楚大遗址优质旅游产品,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以荆楚大遗址为核心素材,研发荆楚特色文创产品,壮大文化产业;推动遗址公园建设与休闲农业、康养基地、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
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扎实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系列活动。
“将努力推出更多展现荆楚文化的艺术精品力作。”雷文洁称,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湖北省将实施湖北省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和戏曲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推动湖北戏曲创新发展,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建成全国区域性戏曲文化中心,让荆楚文化发扬光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黄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