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蜡梅花开六成 细雨探梅更有诗意
东湖梅园内出现“雨打蜡梅”的独特景致 通讯员冯欣摄
东湖梅园里蜡梅绽放,却因阴雨天气阻碍了不少市民赏梅的脚步。梅花专家表示,天气虽不晴好,却暗合古人对赏梅意境的追求,若想体验独特有趣的赏梅文化,不妨错峰前往。
“受今年天气和低温影响,目前蜡梅盛花期相较往年有所后延,但开放程度也已超过六成,梅花处于正常的花蕾状态。”1月9日,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江润清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了东湖梅园的最新情况。
每年蜡梅花开,总有游客分不清“腊梅”“蜡梅”“梅花”。对此,江润清进行了讲解:“易被市民游客使用的‘腊梅’其实是误读,正解应是‘蜡梅’。”他介绍,蜡梅,古称黄梅、黄香梅,之所以名叫“蜡”,是指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蜡烛。蜡梅开花比梅花更早,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颜色为深浅不同的黄色,梅花则是蔷薇科梅属植物,颜色常见粉、红、白,两者完全不同,但习性有部分相似之处。
当下受天气影响赏花客流较少,一旦天晴,往往又易在正午前后形成客流高峰。对此江润清介绍,赏梅的最佳情境其实是早晚晨昏,而非中午前后。据《梅品》记载,赏梅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江润清一一道来,“古人总结的这26种情境下,赏梅更富诗情画意。”
相较游客推崇的樱花繁盛浪漫之美,江润清认为这一审美标准不能套用于梅花。“赏梅的高妙之处在于意境。”他说,古代文人多推崇梅花的冷逸之美,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古时赏梅的真谛,并不以繁花盛开为准,而以(枝干)贵稀不贵密、(梅树)贵老不贵嫩、(新生枝条)贵瘦不贵肥、(花苞)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充分展现梅的清逸不凡。
目前,市民游客可在东湖梅园售票窗口购买门票,凭东湖赏花联票可在2019年全年无限次畅游东湖梅园、樱花园、牡丹园、落雁景区玫瑰园四大花卉园,还可登上楚天台欣赏编钟乐舞表演。(长江日报记者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