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解读
原标题:行棋观大势 落子谋全局——我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解读
2018年12月底召开的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勾画出以“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也成为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行棋落子的点睛之笔。
这是湖北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布局图、路线图、作战图,既体现了湖北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紧密衔接,也体现出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特质,必将成为指导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导航图”“规划图”。
这个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用意何在?核心内涵是什么?如何落实落地?需要我们全方位来审视和把握。
弄清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出炉的大逻辑,它不是对湖北省过去区域发展战略的改弦易辙,而是创造性地深化、细化、活化,让区域发展骨架在优势产业的填充下,变成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躯体,成为湖北区域发展的“生龙活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出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的要求,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先后提出“四基地一枢纽”“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多极”等区域发展战略,为促进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新时代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要求,必须对湖北省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丰富、发展和完善,整体推进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
湖北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出炉的大逻辑,遵循了“四大原则”“三条思路”“三个维度”。
坚持四大原则,即:区域平衡、城乡融合、产业协同、特色分工。四大原则,强调通过产业的科学布局,着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融合、不协调、不互补问题。
沿顺三条思路,即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三条思路,强调的是在产业布局上,既要坚持全地域谋划,形成区域联动;又要坚持全产业链对接,形成一二三产业结构互补和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循环。同时,还要坚持全要素盘活,形成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把握三个维度,即区域、产业和历史的维度。如果把区域比作“骨”,那么产业就是“肉”,强调这两个维度,就是要实现“骨肉相连”,把区域空间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进行有效对接和重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防止出现区域和产业“两张皮”。
这个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不是对湖北省过去区域发展战略的简单更改,而是为整体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这根主动脉,将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细化实化活化,促进湖北省区域发展更平衡、城乡融合更充分、产业布局更优化、特色优势更彰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既体现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推进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的鲜明态度,又体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
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出炉,其背景是解决新矛盾、落实新要求、激活新动能,让区域和产业成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谋划,重在解决新矛盾、落实新要求、激活新动能,让区域和产业成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这是解决新矛盾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判断,所以必须“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就湖北而言,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时,产业结构同质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从城市之间发展态势看,“一主两副”三个城市经济发展大幅领先其他城市,特别是武汉经济总量占湖北省38%,襄阳、宜昌经济总量都在4000亿元左右,除这三个城市之外,其他市州的经济总量都还不足以支撑多极;从城乡发展来看,2017年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1,差距依然很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重要的途径和支撑。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有利于加强湖北省产业布局的统筹,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链接,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区域和城乡协同发展新格局。
这是落实新要求的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完善湖北省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其背后是为交好“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个答卷。“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下真功、求突破,以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将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有效链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完善湖北省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有利于加快构建湖北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相关产业要素的聚合优势。
这是激活新动能的需要。“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立足于各地产业现状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激活各地的发展要素,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充分体现出区域产业发展的“颜值、气质和内涵”,让优势更加凸显,特色更加鲜明,让区域发展既有竞争、更有协同。完善湖北省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有利于盘活各区域产业存量,激活产业增量,让老树发新枝、让新芽成大树,搅活区域发展的一池春水。
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对应的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湖北的创造性落实,也是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期、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的一招先手棋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个重要判断,就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提出,“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不是对湖北现有产业的简单“拼盘”和“组装”,也不是对区域产业简单地“分区”和“排队”,而是在系统梳理湖北省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的基础上,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发展优势和各类发展要素的有效整合,它是在“现状图”基础上,对“未来图”的科学擘画,目的是进一步彰显湖北优势,让国家重大战略在湖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芯驱动”,瞄准“国之重器”,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湖北怎么办?武汉怎么办?“一芯驱动”,这个“芯”字用得非常巧妙,而且非常精准,可谓匠心独运。“芯”,原意是指灯心草茎中的髓,后泛指某些事物的中心部位,所以它既是“芯”,也是“心”,一语双关,而且比“心”更有特质和内涵。此“芯”有三层含义:一是产业之“芯”。就是依托“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将武汉、襄阳、宜昌等地打造成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芯”产业智能创造中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二是区域之“心”。就是强化武汉“主中心”地位和襄阳、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地位,推动中心城市地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提升武汉城市圈和其他城市群功能,发展壮大更多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支撑的“心”引擎。三是动能之“新”。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
“两带支撑”,瞄准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和产业转型升级。
“两带支撑”,以长江、汉江为纽带。长江、汉江串起了湖北主要城市和广大乡村,沿江是湖北产业的重要聚集带,这如同湖北产业体系这只庞大的鲲鹏之“双翼”,是湖北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的主骨架。
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主要是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而提出来的产业新布局,充分把握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大关系”,体现了在长江经济带上首先实现产业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以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主要是落实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而作出的产业新布局,重点推进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打造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三区协同”,瞄准国家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重大战略,在“多极支撑”区域发展布局中形成产业联动优势。
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坚持以“绿”为本,主要是以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打造湖北省绿色发展增长极。
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坚持以“农”为基,主要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打造湖北省特色产业增长极。
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坚持以“转”为要,主要是依托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加快承接国外和沿海产业转移,推动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找准突破口,打造湖北省转型发展增长极。
绿色发展、振兴发展、转型发展,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区域和产业布局上的生动体现。
“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组成湖北发展新格局。“一芯”是龙头,起引领作用;“两带”是两根“台柱子”,是湖北发展的主动脉、主骨架;“三区”是延伸,起重要的联动作用。“一芯、两带、三区”有机组合在一起,就能利用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要转化为湖北产业发展的“热潮”,形成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热能”,需要从政策、机制、项目层面使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施工图”
“谋定”之后,如何务实作为,积极行动,使“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
要加大政策支持。根据各地的定位和资源禀赋,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进一步优化土地配置、加大金融支持、布局创新资源,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两化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要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区域统筹与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发展机制,打通经济发展和产业要素流通的“肠梗阻”,促进城乡区域要素自由流动。
要强化项目支持。将产业布局项目化,按照“定时、定向、定项”的思路,建好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加快谋划和建成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推动区域产业布局落实落地。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是湖北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抓手。
我们相信,各地各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湖北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上来,紧密结合实际,在“一芯两带三区”中找准定位,全面对接、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求突破,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实,就一定能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湖北落地生根,湖北的高质量发展一定会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沈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