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经心书院隔空唤《诗经》 向全球青少年征文
湖北日报  2019-07-01 09:32:22

  原标题:武汉经心书院隔空唤《诗经》

经心书院150周年纪念大型文化活动在武汉启动

图为:6月29日,音乐剧《诗经·采薇》在武汉洪山礼堂上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6月29日,经心书院150周年纪念大型文化活动在汉启动。经心书院为清末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书院之一,150年前由湖北学政张之洞商请湖广总督府,筹拨公款在武昌建成,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015年,经心书院在一批企业家捐赠下复建开山。

  活动现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安乐哲,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经心书院山长郭齐勇等中外知名学者,在东湖边的经心书院展开对话。公益讲座《中国人为什么爱<诗经>》、大型原创音乐剧《诗经·采薇》相继在洪山礼堂推出。

  启动“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征文”

  6月29日下午,“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征文”启动仪式在经心书院举行,拉开该书院150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安乐哲、万俊人、郭齐勇等中外知名学者受邀成为活动评委。从6月30日至12月31日,该活动面向全球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征文。

  万俊人称,书院和大学一样,对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创造和增进都是关键性的。经心书院多次改名,最后文理兼顾,不问东西,就是一个创新。

  “让中国文化传统走出去。”安乐哲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环境破坏、传染病、水和食品短缺等,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能解决的,不合作将“共输”,合作将“共赢”。

  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副主任丁夏介绍:在全球化背景下,让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增进彼此了解,在了解基础上增进友谊,在友谊增进的基础上,致力于共同发展和提高,是这次征文活动的目的。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冯天瑜建议,书院不要办成大学,要真正继承传统书院教育的精华和长处。

  《诗经》承载着文化DNA

  “中国人为什么爱《诗经》? 因为,这是我们文化的本源。”6月29日晚7时,在1500余位观众热切期盼下,知名文化学者蒙曼以“中国人为什么爱《诗经》”为主题,与观众分享她对《诗经》文化的热爱与见解。

  蒙曼先后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长恨歌》等系列节目,多次担任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节目嘉宾。她认为,《诗经》里承载着我们文化的“DNA”。

  蒙曼介绍,《诗经》塑造了我们的语言、情感和价值观。《诗经》第一篇《关雎》,每一句话至少有一个成语,这就是对我们语言的引导和规范。现在,我们能说雅言,非常多来自《诗经》。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表达方式、我们的用词,都是从《诗经》那个时代一点一点传承下来的。所以,我们中国人特别擅长联想,情感非常敏锐。中国人的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温柔敦厚。《诗经》那个时代,人们的教育就是“诗教”“礼教”“乐教”。

  《诗经》音乐剧上演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当美了3000年的《诗经》与西方音乐剧融合创新,该是什么样的味道?6月29日晚8时,一部以《诗经》为题材的原创音乐剧《诗经·采薇》上演。开场,剧中小女孩“欢儿”站在幕后用纯净的嗓音唱着人们熟悉的诗句,把观众思绪带到3000年前。

  音乐剧《诗经·采薇》取材《诗经·小雅·采薇》,不足200字的诗歌,通过剧作家合理想象,讲述了一个有关爱与家国情怀的唯美故事。该剧融历史性、艺术性于一体。舞台布景将竹简、薇草、战车等元素流动编排,以现代多媒体技术营造唯美氛围。

  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文脉,是一座城市精神之根。4年前,在经心书院开山盛典上,文化名人余秋雨为书院题字:“唤回书声润楚荆,且由经典化人心。”以此鼓励经心书院用现代方式传承经典。现今,这里已举办近百场文化活动。辗转百年而复兴的经心书院,保留了传承经典的历史使命,又发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龚雪 实习生 冯钰雯 通讯员 陈鼎)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