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原标题:守住一方绿 换来满山金 ——鹤峰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图为:一叶小舟在水质像翡翠一样透绿、清澈见底的溪流中滑动,犹如悬浮在空中一般。这里,是美丽的鹤峰屏山峡谷。(本文配图均为视界网 徐吉辉摄)
12月15日,南宁椰风阵阵,绿意盎然。
在南宁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鹤峰县喜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这是我国县域含金量最高的国字号荣誉,旨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标杆。”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颁奖并致辞。
鹤峰县委书记王小平感慨,从5年前提出奋斗目标到最终实现,鹤峰人经历了不平凡的探索与实践。
树,不能再伐了
“每年伐木50万立方米,照此速度,不出20年,青山将成秃岭。”2013年年末,新一届鹤峰县委班子履新伊始,面临着全县900万方林木蓄积量急剧减少的窘境。
砍伐量为何这么大?如何扭转被动局面?
通过认真走访调研,认识逐渐清晰。“根子在于人们传统理念和习俗。”“斧头一响,黄金百两。”在鹤峰,漫山遍野都是森林,用木头换现金已成民间习惯。“山上的林木就是钱袋子,没钱了就去砍几棵树”。
鹤峰县曾经是木材资源调出大县,9个乡镇都办有木材加工厂,高峰期时,全县有木材加工厂100余家,每年载木头出山的大货车排成长龙,川流不息。
鹤峰是茶叶生产大县,杀青和烘干季节,全县1000多家茶厂的锅炉都燃烧起来,仅此,一年就要烧掉1亿多公斤木柴,相当于让5万亩山岭“剃光头”。
在莽莽大山,人们依然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大块的木头填进炉膛,化成取暖和做饭用的熊熊火焰。“有树才有林,有林才有生态,有生态才有未来。”鹤峰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年均降雨量高达1700毫米,以喀斯特石灰岩地貌为主。如果没有森林保护,水土流失急剧加速,山体祼露石漠化,青山绿水将变成穷山恶水,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树,不能再伐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资源。”在2014年县委首次常委会上,与会人员达成共识。
以奖代补弃柴灶
2014年新春,鹤峰召开林业工作专题会,四大家领导到村干部、护林员,600多人挤满县委大礼堂。
大会通过《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决定》,以创建促保护,让少砍树成为规矩,让多种树成为习惯。“制茶怎么办?做饭用什么燃料?以后收入从哪来?”禁伐令刚下达,山村里炸开了锅。
县里早有预案,挤出400万元专项经费,以奖代补,实现柴改煤、柴改电、柴改气,用清洁能源淘汰传统制茶工艺。“柴改电后,有了县里补贴,成本与过去差不多。”12月18日,溇水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新平算了一笔账,烧柴要购柴、请工锯柴、砍柴、运柴,而且用柴火制的茶品质较低,综合算账,还是电制茶合算。
“全县大小茶叶加工厂共1179家,已全部完成改造。”鹤峰县茶叶局局长田智仁说,以前冬季,各加工厂家都忙着储备来年必需的木柴,堆成一座座柴山,这道风景已成历史。
县里成立50多支沼气队,变传统的“以畜定沼”为“以户定沼”,实施专业管护,上门服务,曾经旺盛的蓝色火焰重新点燃农家,替代木柴做燃料。
12月19日,走进下坪乡九连山,3000多亩“摇钱树”迎风摇曳。“不要小看,一棵树的叶子全采下来,能卖近3000元。”巨融林业公司董事长高融正忙着给农民发放树苗。“摇钱树”,学名青钱柳,含有控制糖尿病的活性成份,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高融原本是几座林场的拥有人,因为禁伐令,他曾三天两头找县里扯皮。“我们一起打造金饭碗怎么样?”在鹤峰县林业局支持下,高融选准了“摇钱树”项目。
从“破绿人”到“植绿人”,在鹤峰,这样的角色转换者不在少数。
用好考核“指挥棒”,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比重,构建监督制约机制。鹤峰县纪委监委处理一批履职未到位的林业干部,鹤峰县政府实行举报有奖、举报重奖制度,将奖金额度和24小时举报电话向全社会公布。
2018年,鹤峰县使用林木砍伐指标近3万立方米,不到上级下拨砍伐指标的五分之一。近5年造林30多万亩,多数荒山披绿。“房前屋外都栽满了。”鹤峰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笑语盈盈。
图为:鹤峰屏山峡谷,峭壁耸立,溪流环绕,峰峦与河谷底部的高差均在1000米以上,形成罕见的峡谷和地缝风光。
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行走鹤峰,处处云雾缭绕,翠绿的林海密不透风,无数条溪流蜿蜒流淌。
根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全省114个县域监测单,鹤峰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联网检测:该县大小60多条河流水质优质率达100%,林木绿化率达84.5%。“鹤峰正在成为旅游新网红。”屏山峡谷的视频在抖音上播出短短30秒,点击量超过千万人次。“从原始森林中流出的河水清澈见底,小船在峡谷的水面漂流,宛如漂浮在空中的梦境。”大批发烧友涌向深山。
在鹤峰县,即使在冬天,挂着鄂A等地牌照的旅游大巴车随处可见。到旺季,500多家酒店、民宿、农家乐家家爆满,最近两年旅游人次和收入都以50%速度增长。
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当前全国有4400多万亩普茶茶园,两年内不生产,库存的茶也卖不完。”11月15日,中国茶科所副所长鲁成银介绍。在普通茶叶滞销的情况下,鹤峰却出现迥然不同的画风。2018年以来,数百家全国大小茶企直接到田间地头抢购有机茶,宾馆里挤满焦急等货的客商,每天运茶卡车100多辆。
在鹤峰,中国茶科所先后派出20多位专家,将其作为有机茶科研实践的全国首选基地,一场全域有机茶园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目前已转化5万余亩,2020年,将达到10余万亩。依托良好生态,鹤峰成功实施茶叶供给侧改革,躲过了全国茶叶过剩导致的灭顶之灾。
鹤峰加大水源地保护,停工多座中小型水电站,水质越来越好。2016年,中美合资企业投资2亿元,成立湖北华顺饮业公司,在木林子国家自然保护区附近建设山泉水灌装车间。目前山泉水已进入全国20多个大城市,迈入使馆区、高档健身房和月子中心,与国际著名饮用水品牌一较高下。
鹤峰,鄂西林海耀眼的“绿宝石”,在生态文明建设征途上,蹄疾步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包自胜 夏咸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