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高校汉剧传承基地落户华科大
原标题:戏曲要俯下身争取青年观众 首个高校汉剧传承基地落户华科大
胡和颜(右三)为学生代表授牌 记者何晓刚 摄
从演出、讲座到成立传承基地,汉剧在高校悄然扎根。12月5日,武汉汉剧院在华中科技大学挂牌成立汉剧传承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代表性传承人胡和颜为基地授牌,这也是武汉汉剧院与高校共建的全国首家汉剧传承基地。
汉剧最初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剧目高校行等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之后连续三届现身喻园戏曲节。博雅艺术大讲堂上,优秀青年汉剧演员王荔边演边讲,带听众领略“汉剧之美”;汉剧体验工作坊中,年过七旬的汉剧表演艺术家袁忠玉带领师生体验戏曲的表演动作和服饰妆容;汉剧经典剧目《宇宙锋》更多次出现在校内舞台上。积年的浸润,汉剧传承基地应运而生。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京剧社社长唐荣介绍,该校京剧社已有60多年历史,自1996年开始学校大力推进以戏曲、诗词为代表的人文艺术教育,懂戏、学戏已成为许多学生自发的选择。目前,学校已开设京剧、昆曲等公共选修课,成立京剧社、越剧社等戏曲社团,每年都有一批高水准的专业剧团来校演出。他认为,学习戏曲,有益于大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孕育了京剧的汉剧,更是学生们了解荆楚文化、人生百态的途径。
学生代表洪峰接触戏曲已有10年。他表示,“有戏曲的陪伴是幸福的,因为戏曲拥有特有的表现形式、语言,其魅力来自于人们共同的情感诉求。”他也期待汉剧能在更多的同学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传承基地的成立也是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文体局主办的“区校融合、和谐洪山”经典剧目高校行拓展项目。武汉汉剧院院长黄朗介绍,汉剧院之前曾在育才小学成立基地,此次首次在高校设立传承平台。他认为,戏曲的传承不是简单的送戏、看戏,而是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爱上戏曲,真正成为参与者与传播者。接下来,汉剧院计划推出系列互动活动,如汉剧院开放日,带领大学生看演员如何练功、准备演出,从台前幕后切身体会汉剧的魅力,引导学子们体验从练基本功到唱一出戏的全部过程,真正参与其中,并让活动常态化。“传统戏曲要俯下身,争取更多青年观众。唯有如此,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才有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通过开设课程、举办展览、讲座培训、体验教学,到走进剧场看演出、上台表演等活动,推动汉剧在高校落地生根、发芽成长。(武汉晚报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