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启动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先行区
继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后,武汉再次承担国家改革先行先试使命。11月13日从武汉市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暨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大会获悉,武汉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先行区,将以四大创新打造武汉新型标准体系。
深化标准化改革是国家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2月,国务院相关部门批复同意武汉开展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为全国首批获批创建的三个城市之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赋予武汉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使命,是希望武汉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根据创建方案,武汉市将在四个方面创新突破:
创新标准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调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标准化管理体制日益健全。
创新“武汉标准”体系。推动制定一批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严于和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基本建立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型武汉标准体系。
创新标准提升路径。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在重点领域实施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实施企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
创新标准服务体系。搭建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新型标准化服务机构,培育高端及骨干标准化人才等。
根据目标,通过创建,到2020年,武汉市标准化工作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准化在保障健康安全环保、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日益健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标准应用率达到90%以上,标准创新能力和效益充分显现,标准化服务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武汉市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全方位推进标准化改革创新,有利于武汉市加强质量、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抢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作为武汉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第七届武汉市市长质量奖11月13日颁奖。同济医院、格力电器(武汉)公司、高德红外、武汉地铁集团获奖,成为武汉市质量标杆。(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通讯员 胡琼之 简勇)
链接>>>
制定一批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基本建成七大新型标准体系
根据《武汉市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方案》,创建期间,武汉市将推动制定一批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严于和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基本建立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型武汉标准体系。至2020年,武汉市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标准应用率达到90%以上。
新型武汉标准体系分为7个方面
1.优化“武汉制造”标准体系
以光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商业航天及智能装备与系统集成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日用化学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等消费品领域为重点,制定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50项以上。推动实施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完善“武汉服务”标准体系
以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旅游、物业、养老等服务业领域为重点,制定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80项以上。
3.提升“武汉建设”标准体系
以道路设施、地下综合管廊、绿色节能建筑、海绵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为重点,制定地方标准30项以上。
4.拓展“武汉农业”标准体系
以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为特征,制定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50项以上。
5.建设“武汉生态”标准体系
以污染治理、城市绿化、水土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为重点,制定地方标准30项以上。
6.创新“武汉文化”标准体系
以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文化出版、在线直播、文体场馆设施建设、文体服务和城市文明规范等为重点,制定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0项以上。
7.打造“武汉治理”标准体系
在安全监管、反恐应急、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政府管理和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制定地方标准3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