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扎实推动“十进十建”落地生根
图为:应城市纪委组织市楚剧团创作演出许白昊故事《红嫁衣》并送戏下乡
每天傍晚,应城市人民广场大屏幕会准时滚动播放一组《监察法》微视频,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这是应城市开展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法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十进十建”工作开展以来,应城市坚持全面覆盖、系统推进、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作思路,高位推进“十进十建”工作。
精心谋划
推动宣传工作“往实里做”
应城市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十进十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十进十建”工作任务、时限要求、工作标准,将“十进十建”工作内容,分解细化为13项具体工作任务,并以“列清单”的方式对每一个单项工作进行再分解再细化,同时,明确每个单项工作一个单位牵头主抓、一个工作专班负责、一个专班督察。
应城市针对“十进十建”各项工作实际,采取会议督办、“零距离”督办、重点督办等方式,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和强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进度,总结推广经验,建立督办台账和督办销号制,对规定时限未完成任务的,重点跟踪督办,限期销号。
各乡镇及市直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十进十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和具体责任人,逐一落实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方一起动手”的工作格局,出台关于推进“十进十建”工作的相关文件5份,召开办公会2次、协调会5次、工作研究会1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十进十建”工作纵深推进。
目前,应城市已建立单项示范点60余个、综合示范点20余个,在已有示范点的基础上,要求各地各单位按照创建不少于3个特色亮点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示范点建设覆盖面,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拓展、线上延伸,增强“十进十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全市“多点开花、花香满园”的局面。
强化分类指导
推动宣教工作“向纵深走”
进党组织和行政机关上突出“常”字。应城市以党委(党组)中心组为主要平台,将廉政文化与机关法治文化、道德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讲微型廉政党课、以案说纪、知识竞赛、学习研讨、廉政征文等活动,在橱窗、楼道等公共区域设置廉政格言警句标语标牌等。市委中心组和全市85个乡局级中心组共举办各类集中学习调研、专题辅导讲座、交流研讨会等650余场次,撰写学习体会、调研报告600余篇,人均集中学习时间超12小时,参学率达95%以上。
进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社团突出“特”字。应城市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应城市委党校教学计划。上半年,共举办主体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人数103人,开办各类短期业务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954人。组织观看廉政电影,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将党纪国法送到职工、妇女和儿童等群体身边。。
进媒体和互联网突出“新”字。在应城网开设纪检监察“十进十建”宣传教育专栏,大力宣传该市各地各部门推进“十进十建”工作动态,上传动态新闻150余条。在应城广播电视台相继开辟《从严治党在身边》《谁执法谁普法电视问效》《平安法治应城》《党风政风热线》等专栏,累计播出18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利用“云上应城”客户端开展《学好监察法 践行十九大》网络答题活动,应城市共有1万多人次参与答题。
进中心城区和村(社区)突出“活”字。充分利用城区广场、公园、道路、临街商铺、公共交通设置的LED显示屏、户外广告栏、宣传板等平台载体宣传党纪国法。发挥“大篷车”“文艺轻骑兵”等鲜活载体作用,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书场、廉洁电影专场、廉洁文艺演出活动等,将廉洁文化融入到(村)社区文化、渗透到(村)社区活动中。通过大喇叭宣传、送电影图书下乡、流动“大篷车”进村(社区)等方式,开展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制作各类廉政宣传标语500余条。
以“演出+宣讲”为依托,扎实推动党纪国法入脑入心。应城市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主题,创作了小品《收礼》《老虎和苍蝇》,歌曲《叮嘱歌》,情景剧《生日策划》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巡演曲目,大力开展普纪普法“大篷车”宣传教育基层行活动,组织应城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屋场院子会”、发放《监察法》宣传单、到村(社区)开展主题宣讲,切实将普纪普法教育和廉洁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已组织“文化大篷车”和“文艺轻骑兵”巡演3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面对面开展宣讲70余场,受众达到2万余人次。
以“线上+线下”为驱动,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乡村利用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横幅标语、文化墙等,在城区机关、医院、学校、广场、车站、出租车、公交车、电影院、公园、临街商铺、路灯、建筑工地外墙、人流密集的街道路口,通过LED显示屏、户外广告栏等多种形式展示党规党纪和监察法短视频、标语、微景观、宣传画等,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宣教格局。在应城市营造党规党纪和监察法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抬头可见、驻足可观、侧耳可闻的浓厚氛围。 (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