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可再生 江夏建设会呼吸的“绿色军运村”
山清水秀江夏美,绿色军运让城市更美好 邬继军 摄
“雨水花园”融入绿地景观、近半生活用热水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临时场馆赛后“变 身”中小学…… 江夏区黄家湖东岸,军运村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这是军运会首次修建运动员村,届时将有10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入住。在“对标奥运、适度建设、绿 色生态、节俭办赛,便于赛后利用”的办赛理念主导下,江夏区的军运项目建设下了哪些功夫?
引入海绵理念雨水花园成“天然水泵”
早在规划之初,武汉市就提出:以“不冲击湖泊保护线、低排放、零污染”为标准,将军运村打造成“原生态风貌与后现代文明高度结合”的示范项目。走进军运村大门,荆楚风韵味十足的古典式园林瞬间吸引了目光——灰瓦白墙的建筑风格、精雕细琢的“马头墙”屋顶,小小的石拱桥下流水潺潺、乔木灌木花卉相映成趣,真叫一个曲径通幽、步移景异。
“园林小景中的低洼水系看着不起眼,可有大用处,它将作为海绵城市设施的雨水花园,承担雨水滞留净化功能。”江夏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现场协调人陈操告诉记者,村内具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30%,形成了一整套“生态水循环系统”。
“建筑屋顶绿化、地面透水铺装、路边设生物滞留带、绿地景观内布置雨水花园……雨水通过这些设施直接下渗储存,收集后进行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等作业,二次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雨量较大时还可通过生态植草沟、地下渗管排入城市公共雨洪系统,从而保证军运村不淹水、不内涝。”陈操介绍。
军运村还有一个极富特色的排水设计——下凹式绿地。“我们通过合理设计地面坡度,将地面雨水和屋面雨水引入周边的公共绿地,以降低场地内雨水径流。”陈操说,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能有效杜绝村内排水不畅的问题。
材料“再利用”建筑“可再生”
美丽的黄家湖畔,30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目前,室内精装修、园林管网铺设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精装修的运动员公寓人性化设计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的选材用料都十分讲究,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高达10%。”唐宇航是武汉保利金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现场协调人,他拍拍运动员公寓的墙面说道:“我们提高建筑材料资源利用率的另一种方式,是优化设计和工艺,通过采用可回收铝模施工工艺、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工艺等,将材料浪费降至最低。”
绿色建筑理念在军运村可谓无处不在。尤其是军运村北面规划建设的餐饮中心,作为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工程,完美诠释了生态、环保、可再生的理念。
“我们以伦敦碗、伦敦奥运会篮球馆、卡塔尔世界杯集装箱体育场等世界著名的绿色场馆为参考对象,将餐饮中心定位为生态环保的可再生建筑,赛后拆除部分面积,减轻赛后运营负担。”
作为临时场馆,餐厅在赛后可以拆解为标准厂房单元,实现易地再利用。除此之外,餐饮中心还将通过钢结构体系和跨度的合理设计,节点处用方便拆卸的栓接取代焊接,拆除后可直接用于二次建筑的外墙立面、内墙、地板、塑料检查井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循环再生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初步估算,各部分的二次利用率高达70%左右”。
运动员公寓的设计同样诠释了节能与环保。“我们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约为46%;同时,全空气空调的应用,也能降低过渡季空调的能耗。”唐宇航说。
“一馆多用”比赛期间学校成临时场馆
本着节俭办赛的原则,军运村居住区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建成后对外销售。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在规划设计时兼顾了赛后价值利用,为小区配套的黄家湖中小学幼儿园,赛时为军运村提供临时服务。
跟随工作人员乘电梯来到运动员公寓28层楼的楼顶,从阳台向下俯瞰,军运村建设情况尽收眼底。“那片回形针一样的楼栋就是黄家湖中学,赛时将作为后勤服务中心,学校操场就是室外文化广场,晚上会举办一些文艺演出活动供运动员欣赏。”唐宇航指着远方的一片在建区域介绍。“左边那片‘E’字形建筑群是黄家湖小学,其行政楼赛时将作为例会中心,供各国代表团团长在这里开会,教学楼则会摇身一变,成为村委会。”
除此之外,小区内的幼儿园在军运会期间也会变为医疗中心,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
依势而建土方就地平整环保节约
军运村总占地面积848.7亩,北面的431亩主要用于满足餐厅、停车场及后勤保障用房等布局需要,将建设一系列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
“那片开阔地就是我们的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区。”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几台挖掘机正在紧张地进行土地平整作业。据了解,北面这片区域因地处丘陵地带,比军运村居住区地势高出1米。“最开始我们准备把土方外运,但这样扬尘太大,容易造成空气污染,运送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考虑到种种因素,最后决定在原地平整土地,挖高填低,因地势而建,保留高差,以斜长坡、景观绿化带作为过渡。”唐宇航说。
目前该区域的土方平整工作已完成80%,正处于布局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