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匠精神生长裂变——来自宜昌高新区创新型企业的调查
图为:安琪宜昌生物产业园生产车间。
图为: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正在加工精密蜗轮。
图为:宜昌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
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来袭。在珠江口布置的雷达系统,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并收集到宝贵的气象数据。这套雷达出自宜昌高新区中南鹏力公司。
一年种苗,十年植树,三十年成林。始建于1988年的宜昌高新区,2018年迎来“三十而立”。
30年前,高新区还是传统磷化工独大,如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成为勇立行业潮头的“单项冠军”。
沉下心来搞研发,精益求精做产品,让宝贵的工匠精神生长裂变,是宜昌高新区成长的秘诀之一。
专注“小物件”成就一批“单项冠军”
在宜昌长机科技公司,偌大车间里,现代化生产设备一字排开。员工们将一个个小铸件迅速取放在生产线上,经过机床自动打磨,一个个被应用于汽车转向器的“小物件”完美下线。
“别小看这些小模数齿轮,作为机器人、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零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寿命。”长机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萌说,“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的要求几近苛刻,国内只有长机能提供高精度小模数数控插齿机。”
长机科技公司前身是宜昌长江机床厂,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擅长的事”,制造插齿机、铣齿、滚齿、磨齿等产品。精密机床向来是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制造业的重器。如今,长机科技也能与之一较高下。
2017年,长机科技自主研发的滚齿机与国际一流企业竞标胜出,成功进入印度市场,中国滚齿机首次走出国门。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数控插齿机行业,长机科技成功进入韩国现代汽车生产线,在德国、美国、捷克等十多个国家也频频亮相。长机科技已成为亚洲唯一的全系列制齿装备研制企业。
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汪元程说,宜昌高新区始终集中优势兵力,主攻“精品制造”,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从种子到大树,找准突破点,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先的“单项冠军”“配套专家”和“科技小巨人”。
安琪酵母30多年专注于酵母这个小领域,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酵母公司,产品销往15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凡是有面包的地方,就有安琪酵母”。
黑旋风锯业25年专注小小锯片,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金刚石锯片基体制造企业,锯片精度、尺寸公差、使用寿命达国际先进水平。
精准扶持鼓励企业沉下心搞研发
过去,海上搜救面临“以命换命”的困局。而今,一款“宜昌造”改变了这一局面。
走进中南鹏力公司,一辆豪华“房车”夺人眼球。公司副总经理陈智会自豪地介绍,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经过数十年不断技改和创新,终于推出了这套成熟的系统。
该平台搭载了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光电监控系统和气象传感系统,能实时有效地获取50km范围海面上风、浪、流、温度、湿度等图像视频数据。一条条安全数据被清晰列出,并附上相应定位、视频监控和趋势演变,还能进行事故风险预警及后果模拟分析,极大适应了远海航运的需要。
陈智会说:“美丽的大海暗藏危机。有了这个监测平台,就像在陆地上有了导航,帮人们避开重重危机。”
2017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中,中南鹏力承担了“海上搜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我国打造出一套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信息平台。
宜昌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马学林说,新一轮技术改造要从产能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宜昌高新区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于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改项目,高新区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精准扶持。
2018年5月,长机科技获得了70多万元的技改扶持资金。在技术改造上投入600多万元的宜昌金海科技公司,也获得了60万元的技改补贴。
湖北亿立能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气泡水位计,能高精度地测量水位,打破国外10多年的市场垄断。该技术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向家坝电站等全国水利信息化项目,并被列入水利部重点推荐名录。
宜昌微特电子经过16年潜心研发,开发出起重机的安全保护控制系统,能清晰“看到”起重机的运行状况并避免发生事故,获得150多项专利。该公司参与起草了4项行业国家标准。
搭起滋养匠心的温床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叉车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启动叉车,鸣笛一声,升起货叉,稳稳托起放有矿泉水瓶的托盘,迅速运到指定地点,赢来一片喝彩。
这是金宝乐器叉车操作职业技能大赛的现场,也是宜昌高新区举办全区技能竞赛活动的缩影。2012年前,这里的劳动竞赛仅限于几家大企业,竞赛形式和内容也很单一。近几年,高新区广泛动员,在频繁的劳动竞赛中,锤炼企业和员工的工匠精神。
2017年,高新区劳动竞赛企事业单位覆盖面超过90%,1057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竞赛,职工参与率达90%,参赛职工2万多人。竞赛中,涌现了一批技术标兵、岗位能手。
高新区评选“高新工匠”,完善培养和激励机制。钢琴整音技师、装配钳工、机修组长、机场保洁主管……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优秀工匠,被推上领奖台,受人敬仰。
定期开设“宜昌工匠大讲堂”,百余家企业职工一起聆听工匠的故事。宜都中机环保公司技师辛祖善多年研究输送机,破解了多项技术难题,效率提高6倍,成为中国援建埃塞俄比亚发电工程的重要设备。为表彰辛祖善,公司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听了辛祖善的故事,现场职工们深受触动:“小岗位也有大舞台,小工匠也有大奔头!”
五年来,高新区涌现出全国劳模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个,湖北省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工人先锋号8个。高新区被列为湖北省十个工业园区劳动竞赛示范,在省级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宜贵 吴擒虎 通讯员 陈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