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沉睡”资产 农民变股东 家家能分红
“人均数量少,土地分散,累死累活一年挣两三千块钱。”2016年,在夷陵区樟村坪镇董家河村的449户、1700人看来,口粮田犹如“鸡肋”,自己种不划算,不种撂荒可惜。年轻人在家里耗不起,纷纷外出打工。
2016年7月,董家河村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盘活了农村长期沉睡的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如今,村里实现了家家分红,人均分到年红利823.5元,村民的腰包迅速“鼓”起来。
“死资产”变成“活钱”
“除了领到两千元的现金分红外,社区还发放福利券,每个股东都有一袋米一壶油。”解放社区四组居民尤太平说,他从居民变成股东已经10年了,福利年年有增长。
解放社区位于宜都市陆城街办,2008年,由于集体企业相继倒闭破产,大量失地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一时间社会矛盾突出,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矛盾村”。
2008年7月,解放社区被纳入湖北省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单位之一。12月,解放社区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居民和集体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则通过盘活集体土地资源、租赁土地、商业门面等发展集体经济,沉睡的集体资产迅速苏醒。随后10年,解放社区从居民手中流转土地387亩,集体资产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已经连续10年为社区的股东分红及发放福利,累计分红近800万元。”解放社区党委书记陈永红介绍。
完美逆袭的,可不止解放社区一个。宜昌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党支部书记熊胜告诉记者,2017年,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同村通过股改,一跃成为集体收入过千万元的富裕村,实现了“当年股改、当年收益、当年分红”的目标。
共同村党支部书记蔡琼说,这一切得益于一个“很得罪人”的决定:土地补偿费不能吃干分尽,要留30%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
依托发展用地和征迁资金,共同村自主投资3.6亿元建成全市首个村级经济园。目前一期建成,成功吸引世纪联合等42家高新企业入驻,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300多万元。
“壮大集体资产资源,关键在于盘活。”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局直机关党委书记颜学早一语道出了解放社区、共同村致富的秘诀。
农民腰包“鼓”起来
“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种了半辈子柑橘的共同村村民陈华喜高兴地告诉记者。
2017年7月,共同村作为宜昌村级股改试点,首次实现配股分红。1885名村民“变身”股东,分享501万元。按人头股加农龄股,陈华喜一家7口拿到580多股,共分得17400多元。
“除了能获得租金、分红外,村民们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到村里的企业、合作社务工挣钱。”和陈华喜一样,董家河村村民李俊也感受到了股改带来的实惠。
29岁的李俊说,原来在外地打工,还要挂念家里的3亩地。2016年,父母把地入了合作社,现在平时打零工,年底还能分红,自己也能在外面安心工作了。2017年,李俊父母在家收入30000多元。
“合作社经营土地,改变了村民小户承包、个体经营、单打独斗的劣势。”董家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发智告诉记者,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8438元。
宜昌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熊长权认为,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个人和集体来说是双赢,开启了集体经济的又一次转型。
股改分红不搞“特殊化”
伍家乡党委书记岳宏军说:“股改涉及利益分配,必须保障公平,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在股东认定时,共同村初报2388人,经过多轮村民大会审查,最终确定的股东只有1885人,筛选掉了503人。
共同村的村干部都以普通村民身份参与分配,不搞所谓的“优质股”。按规定,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股东。共同村社会事务主任陈勇的媳妇,是仁和医院的聘用工,如果变通一点也能成为股东,但陈勇让她不参加股东认定。陈勇说:“全村像我媳妇这样的情况,有20多人。我是村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规定,不能松口。”
“要让农民分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首先要把有多少资产搞清楚。” 在枝江市董市镇、安福寺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在阳光下全面开展——要求村一级的资金、人员、合同、项目等,都由镇政府审查备案;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全部公开;村会计由镇财政所面向社会招聘,下派到村,并直接管辖,确保集体资产颗粒归仓。
目前,宜昌市已完成523个村级清产核资,整体推进改革的四个试点县(夷陵、枝江、当阳、西陵)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已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06个。预计到2020年,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民都将成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记者 周寒飞 通讯员 苏廷国 王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