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2018-08-29 08:58:38|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赵佳雯

  委托单位: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调查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连续五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旅游,把旅游业列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指出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更是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旅游业在湖北省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彰显,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为客观地分析、反映湖北省及各市州的旅游发展状况,探究影响湖北旅游发展水平的深层次原因,找准湖北省及各市州旅游发展中的亮点、难点、行动重点;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决策依据,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现已完成调查评价工作并正式发布调查报告。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综合评价

  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水平指数为75.8分,比2016年增长2.29%。与2016年相比,武汉市、宜昌市、十堰市、黄冈市和恩施州排名不变,位居前五,得分均高于湖北省整体水平;武汉市和宜昌市“两极”优势明显,增长率分别为2.40%和4.40%,平均高出湖北省整体水平8.25分;襄阳市赶超神农架林区,排名上升至第七位;黄石市表现突出,同比增长9.17%,排名上升3位,跻身前十。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二级分项评价

  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水平指数评价由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发展环境、游客满意度、负面影响四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湖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为70.8分,旅游发展环境得分为79.5分,游客满意度得分为79.0分,2017年湖北省全年无重大旅游负面事件,负面影响指数为0分。

  1.旅游产业竞争力

  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综合效益、市场主体、项目建设、新业态四个三级指标组成,2017年湖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数为70.8分,同比增长1.00%。

  与2016年相比,武汉市、宜昌市和十堰市依然名列三甲,其得分高于湖北省整体水平;黄冈市排名第四,恩施州排名第五,前五名市州的排位与2016年保持一致。从增速来看,排名前十的市州中2017年湖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增速最快的是黄石市,较2016年得分增长18.13%,排名上升5位,位居湖北省第八;其次是襄阳市,由56.3分增长至62.0分,排名上升2位,位居湖北省第六。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2.旅游发展环境

  旅游发展环境指数主要由体制机制、区域创建、公共服务与外部环境、人才支撑四个三级指标组成,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环境指数为79.5分,同比增长4.74%。

  与2016年相比,恩施州、宜昌市、黄冈市、武汉市反超十堰市,位列湖北省前四;十堰市位列第五,咸宁市位列第六,排名前六的市州得分均高于湖北省整体水平;襄阳市排名上升3位,位列湖北省第七,得分增长16.51%;神农架林区由第九位上升至第八位,得分增长0.96%;仙桃市由第十一位上升至第十位,跨入湖北省前十。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3.游客满意度

  游客满意度主要由旅游环境评价、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旅游要素评价三个三级指标组成,2017年湖北省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9.0分,同比增长1.15%。

  与2016年相比,恩施州排名蝉联第一;宜昌市超越神农架林区,分列第二和第三;黄冈市排名上升2位,与十堰市并列湖北省第四;襄阳市上升1位,排名第六;武汉市紧跟其后,排名第七;荆州市排名上升1位,排名第八。以上八个市州的游客满意度得分高于湖北省整体水平。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四板块”发展评价

  湖北省四大旅游板块由武汉都市旅游板块、鄂西生态旅游板块、鄂东人文旅游板块、鄂中文化旅游板块组成。

  武汉都市旅游板块,以武汉为中心,南北联动咸宁、孝感,是湖北省旅游产业水平发展最高的区域,在2017年的旅游发展评价中,武汉都市旅游板块得分为81.28分,比湖北省得分高5.48分。

  鄂西生态旅游板块,以宜昌为中心,南北连接恩施、神农架、十堰,是湖北省旅游资源密集区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在2017年的旅游发展评价中,鄂西生态旅游板块得分为78.50分,比湖北省得分高2.70分。

  鄂东人文旅游板块,包括黄冈、黄石、鄂州,是湖北省旅游递进发展的重要区域,在2017年的旅游发展评价中,鄂东人文旅游板块得分为68.46分。

  鄂中文化旅游板块,以襄阳为中心,连接荆州、荆门、随州和仙桃、潜江、天门三个直管市,是湖北省荆楚文化的密集区,在2017年的旅游发展评价中,鄂中文化旅游板块得分为65.38分。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报告分别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带动效益、市场主体、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创建项目、人才培养八个方面评估了各市州旅游产业发展速度。

  1.国内旅游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咸宁市②黄冈市③黄石市④恩施州⑤天门市⑥荆门市⑦荆州市⑧襄阳市、随州市⑩孝感市。

  2.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武汉市②宜昌市③恩施州④潜江市⑤天门市⑥咸宁市⑦十堰市⑧随州市⑨神农架林区⑩荆门市。

  3.带动效益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黄石市②咸宁市③十堰市④随州市⑤宜昌市⑥孝感市⑦黄冈市⑧神农架林区⑨恩施州⑩鄂州市。

  4.市场主体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黄石市②黄冈市③仙桃市④随州市⑤十堰市⑥襄阳市⑦咸宁市⑧天门市⑨武汉市⑩荆门市。

  5.项目建设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黄石市②神农架林区③潜江市④天门市⑤黄冈市⑥随州市⑦咸宁市⑧鄂州市⑨孝感市、襄阳市。

  6.资金投入增长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仙桃市②黄石市③恩施州④咸宁市⑤荆门市⑥黄冈市⑦宜昌市⑧潜江市⑨武汉市⑩孝感市。

  7.创建项目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天门市②鄂州市③宜昌市④黄冈市⑤恩施州⑥神农架林区⑦十堰市⑧孝感市⑨仙桃市⑩潜江市。

  8.人才培养发展速度指数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为①天门市②鄂州市③黄冈市④十堰市⑤黄石市⑥随州市⑦咸宁市⑧恩施州⑨孝感市⑩潜江市。

(文末有摘要)【游在武汉】【大武汉新旅游-标题摘要列表】2017年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摘要)

  发展旅游经济 放大综合效益

  1.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

  2017年湖北省接待旅游者6.39亿人次,同比增长11.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353万人次,居中部第一;实现旅游总收入5514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8%。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人均出游已达3.9次,人均旅游消费从2011年的411元增至2017年的877元,旅游已经成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此外,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贡献能力也十分显著,对湖北省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1.09%,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

  2.旅游业成为吸纳社会投资的重要桥梁

  2017年,湖北省全年完成旅游投资1034亿元,同比增长12.3%,带动相关行业投资4250亿元,占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2.8%。当年新签约旅游项目513个,总投资5011.63亿元。旅游业有效拉动投资,特别是吸引了大量民营资本。除了传统的景区和酒店项目外,各类资本通过旅游的桥梁进入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为一大批重大旅游项目的落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017年,武汉三特集团荣获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突出贡献奖——“飞马奖”;湖北省共有23个旅游项目入选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3.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7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精神和湖北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省内16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积极探索实践,形成特色鲜明的“八推进八统筹”全域旅游湖北模式。整州创建的恩施州、全域景区的黄陂区、全业融合的赤壁市、以景带村的夷陵区、城乡一体的远安县、旅游扶贫的英山县等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样本。此外,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湖北省旅游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建设同步推进,旅游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加紧密,一批高质量的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武汉、荆门、黄冈等地的体育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入选全国示范创建目录,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全国民宿大会先后在湖北省黄石市和恩施州召开。

  4.旅游业成为促进就业脱贫的重要阵地

  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具有“造血功能”强、贫困人口参与面广、生产经营成本较低、扶贫效果来得快、返贫率低等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旅游扶贫“旅翼”行动计划,举办旅游扶贫大讲堂,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贫困地区通过旅游实现脱贫。2017年,湖北旅游行业新增直接就业11万人,占湖北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口的11%,带动相关行业新增就业52万人。2017年,湖北省乡村旅游共接待2.5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500亿;旅游业直接带动4.3万户、25万人实现脱贫,其中乡村旅游重点村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5.旅游业成为荆楚文化的重要舞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发挥旅游与文化相依并存的产业优势,以旅游为载体,展示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促进了荆楚文化的传承和繁荣,而且也丰富旅游的内涵,形成了新的业态。2017年,湖北各市州各景区纷纷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更好地满足了体验式的旅游消费需求,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特别是武汉市的《知音号》、恩施州的《新龙船调》、襄阳市的《草庐•诸葛亮》等大型旅游文化剧目,不仅成为市场追捧的热门旅游项目,而且成为一张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

  6.四季旅游产品体系日趋成型

  近年来,湖北省各市州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等多种业态的旅游项目,有效丰富了全年旅游产品体系。纵观2017年湖北旅游市场,春季的赏花游人气兴旺,各市州旅游接待百花齐放;夏季的避暑游热度不减,省内一批山地避暑、康养、度假等旅游产品备受青睐;秋季的湖北层林尽染、气候宜人,湖北省旅游接待进入最为兴旺的时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湖北冰雪旅游发展迅速,弥补了以往冬季旅游的短板,2017年神农架、咸宁、恩施、黄冈、宜昌、十堰等地的滑雪旅游与传统的温泉旅游产品形成组合效应,成为市场热点,受到游客热捧,呈现出旅游接待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喜人局面。

  7.旅游现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湖北省各地加快建立旅游综合监管机制,推动旅游现代治理体系日益完善。2017年,湖北省政府和各市州均成立了旅游安全专业委员会,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旅游安全管理职责。各市州各部门纷纷出台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意见,积极构建“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截止2017年底,湖北省已有武汉市、黄石市、宜昌市、襄阳市、十堰市、黄冈市、咸宁市、恩施州、仙桃市、神农架林区等10个市州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旅游巡回法庭33个;地市级旅游工商分局4个,县级旅游工商分局7个;地市级旅游警察分局3个,县级旅游警察分局10个,在湖北省主要的旅游热点景区建立“旅游消费维权组”102个。

  8.文明有序的市场秩序增强了旅游发展软实力

  2017年湖北省旅游行业先后组织开展旅游市场欺客宰客整治行动、旅游消费维权服务行动和旅游市场“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等专项整治活动,重拳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及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旅游景区实行“红黑榜”,打破“终身制”,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环境改善,收到明显成效。大力实施文明旅游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晒赛文明”主题活动,各地旅游志愿服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营造了浓郁的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明旅游氛围。2017年游客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游客满意度指数比上年度提高0.9分,许多游客纷纷点赞湖北旅游市场秩序,并表示在湖北旅游玩得放心、舒心、安心。

  找准薄弱环节 迅速抓好整改

  1.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仍然具有较高的集中性和不均衡性。武汉市旅游产业规模在湖北省17个市州中稳居首位,近三年武汉市旅游总收入占湖北省比重达到五成。武汉市和宜昌市两大旅游发展极的比值达到4.16,带动效应差异明显。另外,在湖北省四大旅游板块中,武汉都市旅游板块和西部生态旅游板块的旅游综合发展水平要显著优于湖北省平均发展水平,中部文化旅游板块和东部人文旅游板块的旅游发展有待提升。

  2.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发现,湖北省以旅游厕所、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智慧旅游设施、旅游交通导向标识等为主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完善,而乡村旅游点的建设情况比较滞后;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旅游饭店等核心旅游企业的建设情况比较完善,而非等级旅游景区和非星级旅游住宿设施的建设情况相对滞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不相匹配,制约了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及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向乡村和社会公共空间深化推进。

  3.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有待进一步丰富

  湖北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型产品为主,虽然在文化旅游、科普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方面发展迅速,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17年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武当山景区、明显陵、荆州古城等人文景观的游客满意度明显低于恩施大峡谷、神农架国家公园等自然景观的满意度,受访游客表示人文旅游产品有待深入挖掘,需提升体验性和参与性。神农架林区、恩施州、黄冈市等市州的山地旅游增长显著,但人均旅游消费和人均停留天数偏低,在研学旅游、科普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专项旅游产品有待丰富和提升。此外,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仍是我省旅游产品开发的短板,尚未有效满足和激发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

  4.入境旅游发展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017年湖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353万人次,位居中部第一,但省内各市州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湖北省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中武汉市占比75.8%,宜昌市、恩施州、十堰市三个市州共占比约20%,其他多个市州入境游客规模较小,在海外市场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5.旅游景区优质发展任重道远

  湖北省优质旅游资源密集,5A级景区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4A级及以上景区占比37.7%,但部分景区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优质旅游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一些景区核心产品开发设计不足,良好的旅游资源尚未转化为“货真价实”、引人入胜的旅游产品;一些景区配套服务不完善,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一些景区接待设施不健全,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不足、品味不高;一些景区管理粗放,旅游接待服务不规范,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6.部分传统旅游业态增长乏力

  在全域旅游和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元,自助游、自驾游渐成主流,民宿、精品酒店、主题饭店等业态迅速发展,导致传统的旅行社跟团游、标准化的星级饭店住宿等业务受到冲击,旅游市场主体进入结构化调整期已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湖北旅游市场多元化发展活力十足,但需要关注的是湖北省导游人员和星级饭店规模出现萎缩趋势,应在转型发展期加强政策引导与行业指导。截止2017年底,湖北省持证导游人数为16511人,年度下降率为29.9%,中级以上导游人数为719人,年度下降率为8.3%;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为115家,年度下降率为17.9%。

  推进全域旅游 做实做细做好

  1.强化全域旅游理念,优化全省旅游布局

  针对各市州旅游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议湖北省及各市州要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省级层面要推进《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结合实施情况及旅游业发展内外环境新变化,组织开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调整完善规划内容。要以城市为依托、以交通为支撑,加快构建湖北省“一带、两极、三廊道、四板块、十大旅游区”旅游发展布局,全面释放各市州旅游发展潜能,进一步提升湖北省旅游发展整体水平。

  2.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针对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议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旅游+”战略,大力推进湖北省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资源型融合、生产型融合、服务型融合。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鼓励开发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可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名牌。加强旅游与农业的融合,筑牢“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努力打造湖北乡村旅游升级版。推进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旅游装备制造、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土特产加工等,着力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加强旅游与水利、体育、健康、养老、研学、科技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旅游新业态发展水平。

  3.加强基础配套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全面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与全域旅游相匹配的便捷化、高质量、全覆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改善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重点打通制约景区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推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第三卫生间。针对旅游消费新趋势,大力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智慧旅游项目、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方便游客出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4.强化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海内外影响力

  坚持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宣传内容上,进一步细分细化“灵秀湖北”和“知音湖北”品牌内涵,开展主题型、线路型、业态型、季节型等有针对性的宣传。在宣传推广方式上,优化组合全媒体宣传和户外广告宣传,积极策划开展节庆活动宣传和重大事件宣传。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积极开展湖北旅游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围绕湖北省开通国内和国际直航航线的机遇,抓住快速发展的高铁机遇,用足用活72小时免签政策,加强跨境旅游宣传合作,促进入境旅游、入省旅游持续增长。推进旅游惠民,组织开展“湖北人游荆楚”系列活动。

  5.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优质旅游发展

  以不断增强人民在旅游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湖北旅游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增长转变。坚持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狠抓旅游市场监管和综合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和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深入推进旅游品牌“红黑牌”制度,打破“终身制”,倒逼旅游经营单位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旅游吸引物提档升级,重点打造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核心精品旅游景区、旅游综合体、旅游风景道、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特色村(社区)等核心项目。

  6.激发旅游经济活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优化旅游政务环境。大力推进旅游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旅游创客行动,建设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促进旅游领域创业和就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改革重组、收购兼并、线上线下融合等投资旅游业,促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在旅游住宿业积极引导主题旅游饭店、绿色旅游饭店和度假型饭店发展;在旅行社行业,积极推动专项旅游、定制旅游和在线旅游发展。此外,要深化导游体制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行业归属感和服务水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