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干休所离休干部、88岁战斗英雄毕金保讲述:赤手空拳 生擒敌军团长
图为:毕金保讲述抗战经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实习生王梓涵摄)
当过排长、指导员,进过警卫团。
在淮海战役中经历生死,在成都战役中徒手生擒国民党团长。
7月30日,在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三干休所,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88岁的毕金保回忆起战争年代的那些点滴。
40年戎马生涯,留给这位老人的,除了身上的累累伤痕、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还有那些难以忘却的人和事。
最惊险的一场战役
采访毕老,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耳朵基本听不见了,打仗的时候被炮弹震聋过,后来听力恢复了一些,现在又不行了。”毕老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笑着说。
虽然耳背,但毕老思维清晰,说话中气十足。
7月30日的采访,在记者手写问题、毕老口述回答中进行。
1930年出生于河南范县的毕金保,14岁参军,16岁入党。
在他的左小腿上,有一大块伤疤。“这是碾庄战役时,被炮弹皮子(弹片)打伤的。”
1948年11月,作为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碾庄战役打响。
在一次战斗中,一枚炮弹落在毕金保身旁。“当时天气很冷,我们都穿着棉衣棉裤,腿上裹着绑腿。炮弹爆炸后,炮弹皮子(弹片)把我身上的棉衣棉裤打了好多个洞。”
弹片擦掉了毕金保左小腿上的一块肉,也震聋了他的耳朵。此后半年,他基本听不到任何声音。“如果不是身上穿着棉衣棉裤,腿上裹着绑腿,结果还真不好说。”回想那一幕,毕金保心有余悸。
最珍贵的一枚奖章
采访中,毕金保从提袋里拿出十几枚奖章,一枚刻有“英雄”二字的奖章,引起记者的注意。
由于年代久远,这枚圆形奖章的边缘已经磨出金属色,“英雄”二字刻在红旗上,下面的五角星上刻着“八一”。
“这枚奖章,是我最看重的。”毕金保说,那是在1949年的成都战役中获得的。
1949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在成都平原进攻胡宗南所率领的国民党军队。
当时,毕金保是指导员。
在对国民党突围部队的阻击中,毕金保看到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慌慌张张跑了过来。
“各排不要动!这次我们要抓活的!”毕金保一边喊着,一边冲了出去。
面对如惊弓之鸟的敌人,人高马大的毕金保一个箭步上去,一拳撂倒对方。
“我投降!”那位军官一边说着,一边把腰间的左轮手枪递给毕金保。
面对毕金保,军官掏出怀里的三块金砖和三根金条说:“长官饶了我,我是胡宗南部下的团长,我保证以后不跟国民党卖命了。”
随后,毕金保把金砖、金条和手枪都上交给团部。在川南军区的贺功大会上,他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得到了这枚“英雄”奖章。
最牵挂的那些人
从普通士兵,到排长、指导员、军校副师级教员,40年戎马生涯,毕金保吃过很多苦,也带过很多兵。
毕金保说,部队挺进大别山的时候,敌人追得很凶,战士们穿着的布鞋,被雨水泡烂,只能光脚行军。脚上打了水泡,就拄拐走。那时虽然艰苦,但战士们从来不叫苦,战斗情绪高昂。“1949年的渡江战役,水很冷,敌人的炮火猛。我们好几个战士都下水,推着船往前走,好多战士牺牲了。”说到这里,毕金保忍不住流泪了。“淮海战役时,我们排里30多个战士,战斗结束后,只剩下17个。从排长到指导员,我带的战士,牺牲了的,不少于七八十人……”此时,这位耄耋老人已泣不成声。“我能活到今天,还过着幸福的生活,都是战友们用命换来的,我很想念他们。”
对于吃过的苦,毕金保说:“为了建立新中国,革命军人付出了很多。现在看来,这样的付出,很值得。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国家不穷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虽然当时我们吃了不少苦,但都非常值得。”
近几年,毕金保会时不时到小学校园里,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老一辈革命者身上那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丢。这些红色基因,需要一代一代往下传,这样国家才会更有希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际凯实习生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