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绿资源增色“凉经济”提质 神农架编织全域旅游产业链

2018-07-26 14:07:34|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赵佳雯

绿资源增色“凉经济”提质 神农架编织全域旅游产业链

图为:如诗如画大九湖。(视界网 卢清国 摄)

  开栏语

  居长江之北,位汉水之南,冠荆楚之美。神农架,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这里,是湖北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里,“神农文化”源远流长,“野人之谜”神秘莫测,“九湖湿地”诗画江南;这里,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冠名的区域!

  新时代,新征程。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神农架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激情似火的7月,湖北日报《神农架观察》与您见面。前行路上,让我们讲好神农架故事,传播神农架好声音,共同见证神农架的新担当、新作为。

  “除神农架外……我省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局部39℃以上……”这是7月24日湖北高温预警信号。连日来,这个声音经常在耳畔响起。当湖北省都开启高温烧烤蒸煮模式时,“华中屋脊”神农架却凉风习习,气候宜人。

  不止是“清凉”。2018年的神农架,还相继收获了“国际慢城”“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世界级和国家级荣誉,生态绿色和避暑旅游,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大旅游、大健康、大农林,全产业链布局,神农架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步履铿锵。

  国际慢城:绿色生活“湖北范”

  清杨河穿城而过,清冽的河水蜿蜒绕过每块石头,小鱼藏在石缝里,一动不动。即使没有风,岸上也泛着凉气,只有哗哗水声,轻吟着时间的流逝。慢,是神农架松柏镇的悠然生活方式。

  2018年6月,松柏镇在世界慢城联盟法国年会上斩获“国际慢城”称号,成为湖北省首个、中国第9个国际慢城。这也是神农架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殊荣后,收获的又一张世界级名片。

  再往前一个月,神农架入围湖北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路线,荣膺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再往前两个月,神农架上榜“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

  91.1%,这是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声,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等50多项规定的“国际慢城”标准,神农架完全达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神农架旅游业带动了康养、农林的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化挖掘力弱、产品同质化较重、创新意识不够、产品结构难以满足需求结构变化。

  面对旅游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神农架凝神聚力,主动作为,瞄准世界级目标,升级提档服务标准,擘画旅游经济新版图。

  城际直通车:万水千山变通途

  慢,既是神农架的优势,也是神农架的短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协同共进。

  神奇神秘神农架,是人们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不通高铁、不通高速的交通短板,也让许多人对神农架望而却步。2018年,武汉、重庆、西安、郑州等区域中心城市,都开通了神农架旅游直通车。“中途不换乘,直接抵达神农架景区。”神农架林区旅委主任冯威说,“直通车”集景点、班车、酒店服务于一体,让旅游服务产品无缝对接,一趟直达。

  7月21日,“宜昌东站——大九湖”旅游直通车开通,当天中午12点30分从宜昌东站上车,下午就能欣赏草长莺飞的大九湖,感受高山湿地的凉爽惬意。直通车的开通,解决了长期以来大九湖外部交通不畅的窘迫。

  7月9日,神农架开通河南南阳的旅游直通车;6月29日,重庆开通神农架旅游直通车;4月12日,“武汉至神农架旅游直通车”开通。

  神保高速和郑万高铁建设如今也如火如荼。“两高”开通后,神农架将彻底补齐交通短板。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农家乐老板王大成说:“交通改善将为旅游插上腾飞翅膀,我们要早谋划,把饭菜、服务做出特色,再搭配一些山土货,生意会比现在更好!”

  全域旅游:服务升级促发展

  7月22日,神农架木鱼镇,晚上9时许,气温23℃,山上清风徐徐,山下河水淙淙。抬头看天,繁星点点;低头看山,树影婆娑。这样的夜晚,是大城市市民的奢望,但在神农架的夏天,几乎天天可见。

  2018年,神农架提前两个月做好准备:供电公司派出检查组,对红坪镇、木鱼镇、神农顶、大九湖等重点旅游景区的53条低高压线路和设备,开展安全用电检查;旅游综合执法局对宾馆饭店制定了统一指导价,严厉打击“黑车”“黑导游”和旅游不文明行为;旅委还对农家乐老板进行集中培训,提升避暑高峰期的餐饮住宿服务质量。

  山高路远,资源匮乏,曾经是制约神农架医疗发展的瓶颈,也与打造“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不符。现在,神农架通过引进十堰太和医院托管神农架林区医院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打造医联体,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转诊有绿色通道的便捷服务。避暑季节,神农架还在游客集中的松柏镇和木鱼镇,邀请湖北省内专家莅临义诊,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健康需求。

  只靠几个景点,很难持续发展、跨越发展。近年来,神农架提出“提升西南一线,打造东北一片”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神农架林区副区长王常彬说,“西南一线,是升级传统景区;东北一片,是依托高铁、高速公路,开发新景区。要用好生态这一硬件,升级好服务软件,实现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融合发展:布局全产业链

  “当前来看,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强化融合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大旅游、大健康、大农林这三大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神农架林区区长刘启俊认为。

  拥有湖北省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优良的空气、最凉爽的夏天、最知名的国际品牌,神农架旅游主动抓住这一提档升级的最佳时机,提前谋划,研究出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大力培育旅游新动能、新增长点,扩大和完善“亲子游”“夏令营”等研学游高端项目,强化“药、菜、茶、水、蜜”和“吃、住、行、游、购、娱”等全产业链提档升级。“神农架洋芋”“神农百花蜜”“神农架野板栗”,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神农架鹿茸、冷水红稻米、黑苦荞茶也是全国农产品金奖品牌;神农架富锶水,更是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家名片。

  这些农林特产品,已成为旅游者采购清单中的必备品。蜂疗、药膳、康养等健康产业,正随着游客的脚步和口碑,走出神农大山、走向全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翟兴波 通讯员 喻玲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