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正视短板谋划全域旅游
襄城区最近提出,到2020年,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襄城战略性支柱产业,将襄城打造成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对标宜昌市夷陵区等旅游先进地区,襄城清醒看到,自身短板依旧不少。
短板一:“最后一公里”卡壳
尹集乡村旅游一年一度的荷花节就要到了,襄城区旅游局局长郭开庆坦言压力大,让他发愁的是:8路、25路公汽通达尹集乡镇,但距离荷花湖、牡丹园、桃花岭、樱花谷等旅游片区仍有一两公里。“旅游公交线路缺乏,很多游客来了就开骂;自驾车来了,又缺少大型停车场。”
《妖猫传》里的唐城正成为襄城人骄傲。7月,这里将打造襄阳首个夜游项目,但是,公交通达问题仍未解决,1路公交车的终点站离唐城500米。
“最后一公里”为什么不畅?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紧张,投入不足,导致欠账较多、配套不够;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投入动力不足,认为景点围墙之外配套是政府的事。
短板二:有典故但无处寻踪
“有说头,没看头,更没玩头。”襄城旅游业的发展一直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匹配。
襄城是唐诗的故乡,从春秋到明清,吟咏襄城的诗词数千首,仅《唐诗三百首》中与襄城相关的诗歌就有27首之多。襄城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有着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
遗憾的是,这些历史故址遗迹,一直处于荒芜和废弃中,岘首亭、庞公祠、堕泪碑等无处寻踪。
短板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游客到襄城来,住哪里,吃什么,玩什么,走时带什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调查发现,襄阳古城墙、夫人城、仲宣楼、襄王府、绿影壁等景点散落各处,城墙不通、护城河水上游路不畅,未形成整体板块效应。
郭开庆说,襄城没有5星级酒店,主题特色酒店、经济型酒店、精品民宿等业态也缺乏,旅游商品购物街和美食街缺少特色,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服务体系。
对策:全力打造全域旅游
针对短板,襄城区积极作为,加紧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按“区景合一”的理念,把整个襄城作为大旅游景区来统筹,打造由襄阳古城、东线岘山文化旅游区、中线乡村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区、西线隆中文化旅游区组成的“一城三线”文化旅游格局。
襄阳古城将成为文化旅游新的“引爆点”。未来2至3年,古城内将迁出60多家单位近5万人。目前,古城的规划和招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孙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