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湖北利川毛坝镇30年坚守茶产业 十任接茬谋脱贫

2018-06-19 10:30:27|来源:人民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孟慧

  原标题:谋脱贫,湖北利川毛坝镇30年坚持发展茶产业 十任接茬干 穷镇面貌变(民生调查·脱贫故事)

  核心阅读

  湖北利川市毛坝镇十任书记一张蓝图干到底,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久久为功,实现了脱贫致富。通过种茶,老百姓年年拉饥荒的困局慢慢改变;通过卖茶,倒逼提升质量,打赢了控制农残的一仗,走上绿色发展之路,贫困户经改造后的茶园盈利提升;为了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坚决走品牌化之路,2017年毛坝镇GDP近1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现在毛坝人,上馆子点菜不拿着菜单前翻后翻、抠抠唆唆了,想吃啥就点啥!以前谁敢想这些?”在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兰田村,说到村民生活的变化,老支书刘胜祥感叹。

  毛坝的穷,曾经远近知名。因缺粮少食,三四十岁的男劳力佝偻着身子,像六七十岁的老人,国家每年还要调拨300吨返销粮让毛坝人熬过饥荒。

  毛坝的富,现在也是远近知名。作为中国红茶特色小镇,毛坝拥有规模茶企14家,2017年毛坝镇GDP近1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

  “从穷变富,关键在于确保了焦点不散、靶心不变。”毛坝镇党委书记曾维权说,近30年来,毛坝一连十任党委书记,接力干好同一件事——种茶,靠着茶叶让毛坝百姓从温饱奔向小康,再奔向富裕。

  贫困逼出种茶路

  车行毛坝镇,漫山叠翠。片片茶园泼绿,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如今,毛坝镇的茶园面积已达12万亩,早已形成家家种茶树、湾湾有茶园、村村建加工厂的产业格局,2017年茶叶产值达5.4亿元。

  “吃上这口‘茶叶饭’,不容易!”曾维权说,毛坝虽有2800多年的种茶制茶史,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段时间以来茶园近乎绝迹。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毛坝人的生活还处在温饱线之下。

  “毛坝山多地少,空气湿度大,常年浓雾弥漫,水稻易受稻瘟病侵害,产量很低,而且是湖北省山洪灾害频发区,当时农民有种说法,叫‘种一胶靴,收一皮鞋’。胶靴比皮鞋盛得多,收的还没种的多!”曾维权说,改革开放之后,历任党委都为毛坝群众的生计发愁,思索如何走出年年拉饥荒的困局。

  转机出现在1987年,当时毛坝还是利川的一个区。时任区委书记黄仕永带领党委班子在大量调查论证之后,选定了种茶的发展道路。

  由于境内山峦起伏,属于典型亚热河谷地貌,毛坝被称为“星斗山河谷”。谷内春冬云雾缭绕,夏秋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多种原生态植被为天然的微酸性土壤沉淀了丰富有机质,最适宜种植茶树。

  一场种茶求富的行动迅速拉开序幕。抽槽换土、积压青肥、调拨茶种、分发化肥……在区、乡、村干部带头干的劲头下, 当年植造茶园11800亩,毛坝的茶产业初现规模。

  “粮食都不够吃,还要种茶?这东西能卖出去?”在毛坝,从一开始,反对的声音就未曾停歇。当时担任驻村干部的田德普介绍,很多农民有抵触情绪,干部白天挖开田坎放水准备种茶树,农民晚上又偷偷筑起田坎灌水。如此反反复复,干部们笑称这是在同农民兄弟打“拉锯战”。

  这场“拉锯战”结束到了效益上。“一亩茶叶收成上千元,比什么都有说服力。”曾维权说。

  质量逼出绿色路

  优渥的自然条件让毛坝的茶叶连年丰产,但丰产之后销路成了大问题。

  曾维权介绍,毛坝70%以上的茶叶是红茶,属于宜红的一种,一般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到俄罗斯、欧盟等地。

  但1999年开始的退货事件,让毛坝人认识到:“解决不了农药残留问题,毛坝茶叶就是死路一条”。当年,毛坝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车干茶被退回黑河口岸,原因是10多种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如今已成为毛坝镇“明星企业”的飞强茶业公司也曾遭遇类似事件——因为农残超标,大批待出口到欧盟的茶叶被销毁。

  “吃的茶叶饭,穿的茶叶衣,谁砸毛坝的品牌,就砸谁的饭碗!”第七任党委书记张友平提出,毛坝镇茶叶生产禁用高毒高残农药。但是,喷施农药后茶叶产量大幅提高,让很多农户禁不住诱惑,农资销售商则采取你查我藏、你去我售的办法,让干部防不胜防。控制农残又成了一场新的“拉锯战”。

  为了保住毛坝的茶叶品牌,当地政府下重手控制农残。2003年,村民不听劝阻使用禁用农药,1500多公斤干茶在五一村被当众付之一炬。

  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绝大多数茶农已经认识到控制农残的重要性,毛坝也成了外地茶叶客商眼中的免检区。

  如今,利川市以“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市”为载体,对茶园实行统一品种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农资、统一产品回收。

  兰田村4组贫困户秦桃梅就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受益者。“前些年,一亩茶也就卖千把元,现在,改造后的3亩茶园,一年可以卖到上万元。”她说。

  市场逼出品牌路

  “做了22年红茶,亏了十来年。”作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飞强茶业董事长卓万凯感叹,前些年来,茶叶生意做得很艰难。

  2011年,飞强茶业出口红茶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位居湖北省茶叶生产型企业前列。这组漂亮的数字,在业内人士看来,却处处显露着国产红茶的尴尬:一吨茶叶2万多元,一斤只能卖到十几元,毛利润不到1元钱。

  如何把毛坝的红茶做出品牌,卖出好价钱?2009年底担任毛坝镇党委书记起,曾维权就开始寻找答案。

  “我们要打造利川红品牌,高端产品要卖到一万元一斤。”2010年,曾维权这一近乎疯狂的说法,一时间被视为天方夜谭,成为当地一个流行的笑话。

  但曾维权的做法很坚决。当年,他从福建高薪聘请制茶师,研制高端茶产品。为了提升毛坝红茶的文化品位,还托人在景德镇定制了茶具,换掉了当地人喝茶惯用的大茶缸。

  曾维权介绍,在毛坝红茶的品牌化之路上,飞强茶业公司首席制茶师邱建红功不可没,因为他,“冷后浑”成为高端红茶市场上的现象级产品,每斤干茶卖到了1.5万元。

  “冷后浑”是毛坝镇的一个本地顶级茶叶品种,芽叶比其他茶叶肥大重实,因为缺乏加工技术,当地村民制出的茶叶几乎没人要,从而导致一些村民将“冷后浑”茶树挖掉,换上其他品种。

  邱建红带领科研人员制定“冷后浑”种植技术,改进传统制茶工艺,其制作的干茶泡出的茶汤色红艳明亮,冷后变浑浊,2014年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一举成名。

  邱建红介绍,现在“利川红”已成为中国红茶的一个知名品牌,除了“冷后浑”,“黄金叶”“毛坝早”“梅赞”“金萱”等品种也已经在市场上闯出了名头。

  近几年来,毛坝镇政府采取补贴的方式,把“冷后浑”等良种茶苗免费发给村民,农技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当地茶企负责茶叶回收、品牌推广,芽茶鲜叶每公斤售价600元左右,每亩“冷后浑”年收入1.5万元。

  “户均三亩茶,收入过万元”。曾维权当年提出的口号,已成为毛坝的现实。毛坝镇成了湖北省茶叶第一镇,不仅获评“中国名茶之乡”,还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