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湖北兴"湖" 千湖之美可期

2018-06-13 17:01:33|来源:新华网|编辑:苏喜茹|责编:孟慧

湖北兴"湖" 千湖之美可期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的候鸟 杜华举 摄

  湖泊“短板”,欠账待补

  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全长314公里的四湖总干渠,是连通长湖、洪湖的一条重要灌溉、调蓄河渠。从荆州沙市区出发,一路向东到洪湖市新滩镇汇入长江,流域面积上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沿途汇入四湖总干渠的上百条大小河流,国家都有投资治理,唯独总干渠始终没有资金投入“名分”。

  “国家水利治理项目中,大的和小的都有项目,唯独中间的没有。”荆州四湖工程管理局局长卢进步说,对长江、黄河及其重要支流,以及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内的小河小渠,国家和省级都有项目渠道,但四湖总干渠这样的中等水利工程却没有,“2016年汛期,总干渠超历史最高水位持续1个月,只能任由漫堤。”

  四湖总干渠的处境,凸显湖区治理与涉湖建设短板。回顾2016年处置汛情过程,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主要精力都在“围湖堤”。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冯仲凯说,“那是因为我们的险情主要在内湖。湖泊防洪排涝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成为洪水面前最薄弱的环节。”

  一直以来,国家对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主要湖泊有项目投资,其他的则是补助性质。在项目申报门类中,也没有“湖泊类”。

  据湖北水利部门介绍,防洪任务艰巨而设施薄弱的四湖流域,曾在2010年时将整治项目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答复是“国家没有投资渠道”。

  国家层面缺乏项目支撑,地方自筹资金也“缺少门路”。有水利部门负责人说,地方整治项目要上报批复,由于没有“湖泊”这一项可申报,地方财政投入也有困难。

  基层干部坦言,各地湖区水利治理建设只能“搭便车”,想方设法纳入临近水库整治、放到大中小型灌区治理,或“削尖脑袋”挤进国家大湖治理。比如四湖流域综合治理,最终列入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整体规划,才获得资金投入。

  湖区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直接后果就是“处处欠账”。在斧头湖,“湖区排涝闸、泵站已超期服役多年,多数年久失修,机电设备老损严重,带病运行。”徐学利说,湖泊普遍面临“堤矮、堤薄、堤无脚”,防洪能力远达不到设计要求。

  紧邻荆州市城区东北的长湖,在流域内小河流、灌区、水库、塘堰近年都已列入专项整治的背景下,作为国家二级堤防的长湖湖堤却多年未整险加固。部分加固地段还是20多年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的。2016年7月,水位一度突破历史最高,直接威胁荆州上百万居民安全。

  郝永耀介绍,长湖流域的整体排涝能力只有10年一遇,城市内垸泵站排涝标准是20年一遇,执行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防洪标准,“而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

  “荆州地区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水袋子’,但与其他平原地区比,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几十年。”郝永耀说,荆州市水利投入与精力,绝大部分都用于长江大堤防汛抗洪,内部湖泊与中小河流建设到处欠账。

  于丹等专家表示,推进退田还湖、妥善安置群众是加强湖泊保护的出发点;理顺管理体系,补上历史“欠账”,则是实现湖泊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最终落脚点。

  徐学利等基层水利干部认为,湖泊建设项目目录的空白,已成为湖泊正常基本建设中最大的制度障碍,国家有关部门应增设湖泊建设项目,让承担防汛、供水、生态等重要功能的湖泊,不再“搭便车”。同时结合各地湖区实际,适度调整提升湖区防洪排涝标准,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标准“退出历史舞台”。

  湖区水利设施建设,涉及到重大防汛安全和生态安全,属于纯公益性工程。他们呼吁,几十年的建设欠账,令湖区水利基础设施大幅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急需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标准低、欠账多的湖区给予项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