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8-05-18 09:59:23|来源:新华网|编辑:杨坤林|责编:孟慧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为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连迅 摄)

  新华网武汉5月17日电(连迅 吴文华 李晓笛)“这些古老的文物架起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互相交流的桥梁。”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日前在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时表示,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已经多次走出国门接受参观,湖北文物展览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东湖之滨,占地面积123亩,现有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呈一主两翼“品”字形格局,整个建筑群体现了高台建筑、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方勤介绍说,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就近千件。其中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这些珍贵文物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文化繁荣、高度文明的象征。”方勤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距今有两千年的历史,全套编钟共65件,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这套编钟达到钢琴5个8度的性能,基本能够演奏各种乐曲。最为神奇的是它上面有3755个铭文,记载着音乐学知识。“曾侯乙编钟曾多次赴国外展出,深受外国友人喜爱,他们说这些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不止于此,曾侯乙编钟本身也体现了我国的国际交往史。”方勤说,和曾侯乙编钟一起相伴出土的还有许多料珠,据考证这些料珠原产地应该是地中海沿岸的中亚、西亚或北非各地。“这表明在2400年前的战国时期,我们可能已经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有了友好交流。”

  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在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的文物,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四大名贵宝石。据考证这些宝石产地均来自东南亚,经整理文物及解读墓志可以确认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的珠宝。而在梁庄王墓出土的一枚金锭,上面清晰铭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文字。“这些可以说明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带给世界的是一种文明的、友好的贸易与交流。”

  昔日的友好交往在今天继续。湖北省博物馆自1953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国际交流传统,和日本、美国、欧洲多国等经常有文物互换展览。近些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每年都举办有多场国外文物展览,参观市民越来越多。中国的文物也经常走出国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友人欢迎。

  方勤介绍说,2014年,湖北省博物馆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展出了馆藏的116件(组)精品,包括鹿角立鹤、编磬、建鼓座等国家一级文物,吸引不少俄罗斯市民从远东西伯利亚乘火车前来参观。一些市民参观完展品后还不断询问工作人员有关问题,惊叹于中国文物的精美。2016年湖北省博物馆在意大利有展览了包括在梁庄王墓地出土的大批文物。因为参观人数众多,展出日期不得不一再延长。

  “艺术是相通的。一场文物展出一下就拉近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方勤说,湖北省博物馆还将继续向国内外管理先进的博物馆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办馆理念。“让我们的文物更多地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文明智慧,讲好中国源远流长的对外友好交流故事。”(完)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为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编钟(新华网连迅 摄)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为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越王勾践剑(新华网连迅 摄)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为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新华网连迅 摄)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为市民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新华网连迅 摄)

古老文物架起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图为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编钟演出(新华网连迅 摄)